我们的主教谭燕全带头捐款10万元,会长林文胜捐款10万元,新教友王虹捐3万,老教友温洋铸捐2万元,杨安琪捐1万5千,香港陶神父捐5万、杨神父捐4万8千,自治区宗教局捐3万,桂林市秀峰区统战部捐3万,南宁教友共捐
海南原有一位神父、一位修女和一座老教堂。经过30年来的不断耕耘,教会有所发展,现在有了六七千教友,多数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打工的汉族,少数教友是黎族或苗族原住民。
炎热的天气,湿透的衣服,汗水不停地顺着老主教的脸颊流淌。我心里不停地喊:妈妈啊,求你赐给女儿一颗像老主教般的虔诚的心吧----弥撒完毕,已经中午,烈日当空。天主的儿女充满了圣宠。感恩天主,感恩圣母。
一位老神父写信向教宗谈到内心的疲惫引起他的反思。教宗说,有一种工作上的疲惫,这一点我们都清楚。当夜幕来临时,我们工作累了,走过圣体龛问候上主。但是在生命垂暮之际、昏暗恍惚之时,还有一种最终的疲惫。
回忆16年漫长的修道之路,李海燕修女充满感慨地说:自己不是象其他修女那样出生于教友家庭,她和家人都不是基督徒,她只是来过教堂几次,却心生修道的欲望,于是自己找过来,找到了当年在堂口的老王公王益骏神父,在老王公的引导下
老人们就像优良的酒窖所酿出的红酒,他们拥有内在的力量,留给我们一个高贵的传统。 圣父回忆了他在孩童时代听到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家庭,这家人包括父母、孩子、和祖父,他们围绕在餐桌前。
主日弥撒过后,堂区内的老年教友,齐聚堂区接待室,爱心小组为老人们准备了茶点、糖果等。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欢度圣诞佳节,歌颂救主降生。
虽然母亲也是老教友了,但有时因为父亲常常为人家去念经而耽误了家里的农活,就反对父亲,和他吵嘴斗气,从这次辣椒地遇上冰雹安然无恙的事后,母亲的信德也增加了,她也经常进堂了,而且还抽空给修女、神父们帮忙干活
1967年7月12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葛条乡龙山口村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在家中九位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八。
小时候在家乡望完弥撒的回家路上,常常听到一些偶尔进堂的老教友嚼舌,“你看看人家跪得那个直,一出堂门就不是他了!”“他还敢领圣体,谁不知道他呀!”“这人道理讲得忒好了,但事做得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