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让我感动的场面是在礼仪结束后,教宗在长达半个小时发表新年元旦讲道时,几万人的伯多禄广场,鸦雀无声,一片静默,认真聆听教宗讲道。其实,在场能听懂的人並不是很多,我都半懂不懂。
在日常灵修中,我们需时常静思,在祈祷中聆听主的声音,分辨哪些是自己的能力,哪些是主赋予的力量。让主的光辉,照亮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使我们既能善用天赋荣耀主,又能在谦卑中,不断汲取主的恩典,稳健前行。
它让我们在面对上主的命令和教导时,怀着谦卑和顺从的心去聆听、去遵循。就如同在旧约时代,约伯虽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财产尽失、身体患病、亲友背离,但他始终坚守着对上主的敬畏,没有丝毫的怨言和背离。
在宣讲、探访团体、聆听司铎与执事、进行行政决策等每一事务中,他皆以基督善牧的爱德为动力与灵感。
故此,我愿借着此牧函提醒大家,让耶稣亲自走近我们,与我们同行(参路24:15);怀着谦卑的心聆听天主藉着圣言,给我们的训导(路24:27);借着望德邀请主同我们住下,与我们擘饼(路24:29-30),分享祂的生命
因此,教宗方济各考虑到他们三位作出的重要福传见证:接待主耶稣进到他们家中、用心聆听、相信耶稣就是复活和生命,于是教宗接纳本圣部的建议,颁布法令,指定罗马礼通用日历7月29日为「圣玛尔大、圣玛利亚及圣拉匝禄
这个团体知道它每位成员的脆弱,聆听它的成员悔罪而受感动,与他修和,鼓励他并陪伴他走上皈依及人性和信仰得以成熟的旅程。 另一方面,教宗也谈到需要去找神父,不能只向天主认罪。
以圣灰礼仪开启的封斋期邀请人悔改皈依,守斋克苦不仅仅是外表的规矩或外在的礼节行为,更是感到需要改变生活的有力标记;守斋克苦要求人放弃合理的物质享受,使内心获得更多的自由,以便更容易聆听天主的圣训,也更能够慷慨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可以确定的是,年轻世代已经准备好聆听见证,认识那些为追随耶稣而献出生命的殉道者,听取在最遥远的角落传扬福音的见证。亚洲如此响应教宗方济各的呼吁,愿意与教宗并肩奋斗,远离教宗所说的全球化的冷漠。
我们有必要通过恭读、聆听圣言来充实我们心中的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