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主教在讲道中,与大家分享了圣神降临节的意义和圣神七恩,并让大家明白领受天主圣神有什么好处,又该如何预备自己领受天主圣神。
神学如“光”教宗首先提醒来自世界各地的神学家,如何继承先人的伟大神学遗产,从而思考神学的未来。教宗表示,每当他思考神学时,脑海中就浮现出光。
为此,教宗敦促每个人问问自己:“我如何生活出自己的司铎职、我的奉献生活和我的使徒工作?”接着,教宗邀请众人关注两种类型的照顾:照顾自己和照顾他人。
有外媒记者提问,教宗方济各昨日去世,请问您如何评价他的历史贡献?他对梵蒂冈与中国的关系等方面有何意义?郭嘉昆表示,中方对方济各教宗去世表示哀悼。近年来,中国和梵蒂冈保持建设性接触,开展了有益的交往。
如何像善牧一样关怀和引导基督的羊群以及如何在圣事服务中彰显司祭的神圣职责?姚主教还特别强调:司铎们必须将灵修和德行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有效地进行牧灵祈祷生活。
我们如何认识、理解和适应这些时代的挑战和需要? 当然,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存在着正反两面的影响。我已经就这方面的问题,在10月1日的“信德”提出了讨论主题。
有关基督宗教在中国如何体现其普世性方面,可以这样说,普世性不是抽象的,普世性的一些原则在具体体现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地域性的表现,普世性和地域性是密切结合的,没有一个超越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普世性。
(训11:6)五、重中之重出去撒网不难,把人邀来也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来的人,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慕道者和准教友。现代人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第一次来的慕道者,能否被吸引很重要。
修院如何成为人性和灵修成长的团体?对这个问题,教宗先引用一位拉丁美洲老主教的话说:糟糕的修院要比不是修院的修院好很多。他然后强调:修院的生活就是团体生活,这很重要,因为有兄弟间的分享。
报章第二页图文并茂地描述教宗此行,并且还有另一篇文章,题名为「方济各:人民的教宗,社交媒体的巨星」,内容介绍教宗方济各的简要生平:他如何从当选教宗开始就平易近人、接近民众,生活简朴,到他获选为2013年时代杂志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