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们每次阅读此章节,都让我们更为明了天主的启示,以及更接近救恩奥迹”。随后,教宗针对当天福音的内容提出了两大重点。第一点是攸关天主爱的启示。教宗说:“就如一位圣人所说的,天主的爱是疯狂的。
他接着答道,作为吾主耶稣的门徒,“我们蒙召在身体、社会和精神上‘继续祂医治和救恩的工程‘(《天主教教理》1421号)。
祂开始公开传教,而祂开始传教的地点,也就是我们的救恩得到宣讲的地方!」圣地守护人强调了这个朝圣地传达出的希望信息,「在这个地方,我们所能再次庆祝并重新提起的,不仅是耶稣的受洗,还有祂为修和做的牺牲。
在十字架上,天父的恩赐得到了实现,祂献出了祂圣子毫无保留的爱作为我们救恩的赎价。”“耶稣在苦难和死亡时刻的祈祷,天父以复活回应了祂的祈祷;耶稣也以非常人性化的祈祷倾吐祂内心的痛苦。
(若20:21)修士修女应该有福传的意识和使命,不畏艰险去传播基督的福音,使华夏儿女悔改皈依,成为天主的儿女,获享基督的救恩。
我们是否将死而复活的基督的爱当作生活的核心、「救恩的泉源」,或者我们满足于「宗教的某种形式,以求良心安稳」?教宗方济各9月1日上午在周三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敦促众人省思这个问题,反省我们如何活出信仰。
(路21:27-28)基督徒在社会,在人群中许诺性的服务,虽然有限,但预像那时耶稣向整个宇宙的拥抱:带来释放,带来救恩的拥抱。
这位义人「也藉着他的工作,参与了救恩计划,忠信地为此效劳」。(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然而,“要使这种奇妙的和谐盛行于世,人们就必须接受基督的救恩,接受爱的福音,这样才能消除现世的不平等和歧视”。
教宗方济各在2023年的四旬期文告中,邀请信众动身跟随耶稣,深入了解和接纳祂的救恩奥迹。他在文告中指出四旬期之旅和同道偕行的关系,我们作为教会,应本着传统且向新颖事物开放的态度来实现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