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的助善终实践中,除了为临终者念经祈祷外,我十分注意提醒那些尚存一息生命而还有点神志的患者,要从内心深处忏悔自己一生的罪过。
感觉修院里的人跟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不通俗但很易懂;感觉这里的弟兄不好相处,但是你一旦了解他们,会发现他们很可爱、很淳朴,没有外面的尔虞我诈,单有一颗纯真的心灵,等着人去了解,我已经深深地被他们所吸引。
主日天,我们参与的是南堂早上的弥撒和西堂晚上的弥撒,在礼仪中,美妙的歌声犹如天籁,牵动人心,专业且高雅的圣乐,使人震撼,给人安抚,对教外人士也是一个有力的吸引点。
我们国家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比如,我国长期从事宗教研究的著名学者卓新平先生,他是从1983至1988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相对而言,国内教会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则晚了十多年
1927年他们又在教堂办起西医诊所,除给教友治病外,又给教外贫民免费治疗,消除穷苦人民的疾苦。教会的教育、医疗、救济孤儿的慈善事业,吸引了大批的人领洗进教。
如果你因为是教友在找对象时受限制,使你不能与心仪的、情投意合的教外好青年结合而幸福不起来,我想那一定不是天父的意愿。天父希望看到的一定是他所爱的儿女在婚姻生活中享受幸福而非痛苦。
一切准备就绪,这时唱诗班的弟兄姊妹来了,教友也越来越多,教外看热闹的人也围了许多。
那时我才知道,她们的小组已经扩大,成员不仅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母亲也早已是她们的一名成员了。
参与圣诞子夜弥撒的教内外朋友很多,有些人为了座位的事发生了一些抱怨,我就给她们心诚柔语地解释,要相互谅解,知足为乐;在弥撒举扬圣体中,有些教外朋友,不懂得其中所含的意义,坐在椅凳上,没有下跪,我就走上前小声温和地对他们说
我迫使自己去回忆受苦的情景,然而僵硬之心如一扇厚重的大门,把这些情景挡在心外,我所“看到”的“耶稣受难图”在我的心外漂浮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