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福音的宣讲就没有对信仰的认识,就没有对真理的服从,就没有对基督的皈依。这报道的使命是出于基督的命令。
记得保禄宗徒曾说过:"犹太人要求的是神迹,希腊人寻求的是智慧,而我们所宣讲的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格前1:22-23)很显然,保禄不赞成此举。奇迹,固然能增加人的信仰,从感观上满足人的猎奇性。
在神父对圣言作明确的解释并给予伦理训导之后,信友们会更容易领悟圣经的启示,也更能认识自身的现状与天主的要求有多远。
问:您认为,本笃十六世如何激励了我们对基督的信仰?他的教宗牧职有着哪些主要特点?答:本笃教宗撰写了《纳匝肋人耶稣》一书。我们知道,这本书论述信仰的宣认,是圣伯多禄宣誓的信仰。
「爷爷奶奶」可能不识字,但他们「从小便明白圣经」,他们是从主耶稣建立的教会和教会训导当局处学到的。他们虽然不会看圣经,但认识了圣经,并正确理解了圣经。
祂的答是基督的十字架﹐这是一句爱、仁慈与宽恕的圣言。
今天我谈第一个层面:在基督内的死亡。 我们常常以错误的方式看待死亡。死亡涉及每个人,它会深深触动我们,尤其当它近距离接触我们,或者它以一种令我们愤慨的方式,降临于那些弱小者和无自卫能力者的时候。
现在有一种流行说法叫作换位思考,我们都该满怀基督圣爱,设身处地地替自己周边的人着想,除了用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去思维,更该用主耶稣所提出的己所欲者,先施于人(玛7:12)的积极主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位亚洲主教团协会社会传播办事处助理透过讨论电影、生平记录和教宗的著作及训导,追溯这位「伟大传播者的成就」。
如此,圣统与神恩才能一同争先恐後地努力使基督的救赎奥迹和工程临在於世界上。新兴运动和团体必须在教会内走向成熟,参与教会生活并充分发挥作用,始终与教会牧人共融,听候他们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