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谢词指出他们的不同角色:“伯多禄在以色列子民中建立了初期的教会,保禄作了万民的导师,他们各以不同的训诲,聚万民为一家,扩展了基督的教会。”
在堂区团体的层面,特别着重每次弥撒圣祭的每个细节,因为“教友们参与圣体祭……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高峰”(《教会》教义宪章,11);又或在堂区内组织“时辰颂祷”、朝拜圣体、团体修和礼等祈祷聚会,让堂区内每一位成员
4、各堂区适宜在禧年期间,加强组织教友举行“圣道礼仪、时辰颂祷礼(诵读、晨祷、晚祷)、苦路善工、玫瑰经、圣母颂(Akathistos)、以及按忏悔礼(第二式)规定、以忏悔者个别告明而结束的公共忏悔礼”,
弥撒庆典在一首蒙汉双语的《光荣颂》的合唱声中拉开序幕。孟青录主教在庆典讲道中回顾了城川天主教开教150年的历程。
礼仪中《颂谢词》称她为“新的厄娃”,其顺服配合天主的救世计划,与厄娃的悖逆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形象在当代语境下具有双重启示意义。
一年多后,她遇到了件难事,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宋玛利亚开始念当时唯一会念的圣母经,奇迹真的出现了,事情圆满解决。这种经验让她深深地相信,天地间真有一个神,在我经历困苦患难的时候,圣母一定会帮助我。
以下是一些简短的报导:在哥打京那巴鲁(或称亚庇,在马来西亚)我们正在念(唱诵)慈悲串经时,其中一位视觉有障碍的教友开始可以看到,而且越来越清楚。感谢耶稣!
以前家里的活一点儿都不沾,现在无论是家里还是地里,只要有时间就主动去做,出车时也为妻子念两段经,在家时每天晚上跪在地板上念一分玫瑰经。
虽然这些经文应每天诵念,但如有重大原因而缺念一天时,也不会失去特恩,但必需在一年内,念足5480首经文。主耶稣对这些人,作出了以下21个许诺:1、我将解救15个与他有血统关系的炼狱灵魂。
1994年他结识了一位教友(也是他的代父),在这位教友的引领下,他开始认识了教会,学会了念“玫瑰经”,“慈悲串经”等祈祷的经文,在天主、圣母的助佑下,他的冠心病竟奇迹般地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