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必像某些人一样能说会道,但必须有一颗真挚的爱心。我们可以用各种可行的方法,但切勿哗众取宠。最重要的是:传福音的人首先应该是个福音的体验者与实践者。
最后一次,他们再靠近时,在海中时间久了,青年已经疲倦了,想放弃挣扎时牧师却告诉年轻人:“年轻人,耶稣要救你!”说着他就把手中的木板送给那个年轻人,自己沉入海中。
有一次在一亲戚家,被一个小小的苦像所吸引,她紧紧握在手中,谁也不能夺去;这个苦像陪伴了她一生,纵使在文革时期,面对恶人的毒打也不能夺去她心爱的苦像,因为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稣深深地吸引了她,她爱他胜过一切
纳匝肋是耶稣成长的地方,那里的人都认识祂和祂的家庭。耶稣走进纳匝肋的会堂,宣布依撒意亚先知关于默西亚的预言今天应验了,并让人们知道祂就是默西亚。教宗说,耶稣的这番话如同是在挑衅。
他说,耶稣藉着祈祷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像普鲁塔克(Plutarchus)笔下的亚历山大(AlessandroMagno)大帝那样,依靠的是梦境或巫师。
一个年轻的男子走过来,热情地对祥子说:“圣诞节快乐,今天是上帝之子耶稣诞生的节日,欢迎来教堂。”
(2025禧年)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I):耶稣的生活比喻(IX):巴尔提买——“放心,起来,他叫你呢。”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这次教理讲授,我想将咱们的焦点转向耶稣生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他的治愈。
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遇见一个不能直立的女人,多年来的脊椎病使她变成这样。圣史路加用了5个动词描述耶稣的举动:看见了她,叫她过来,给她说,给她按手,并使她痊癒。
那居住在旷野里的就是耶稣,天父派遣祂「向贫苦的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依六十一1-2)。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还给人们尊严,使天主子女重获自由。
教宗解释说,耶稣浸入约但河水中的时候,向我们表明了祂的计划,因为祂背负了我们的罪过,为使我们变得与祂相似,祂给我们指出爱的道路。当天主日福音记载耶稣受洗的事迹(参阅:谷一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