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假思索地谈起了她孩提时母亲对她的教育。她说:“这是母亲给我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在我刚刚记事的年岁,母亲教给我一支儿歌。”
玛达肋纳也受到了一位典型人物的鼓舞,就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在十字架下,耶稣把母亲托付给圣若望,想必也指着玛达肋纳这样说,“看,这是您的女儿;”“看,这是你的母亲”。
心疼儿子的母亲对他说,与其苦苦思念,不如去找她。找她?哪里去找?熟悉的人中,没有一个知道她的联系方式。她不是去了南方的那座城市吗?你去那个城市找呀。去吧,孩子,上主会怜悯你的,你一定能找到她。
家中只有母亲是信基督教的,后来改信天主教。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会了诵念一些基本经文。每天早晚念几遍《天主经》、《圣母经》和《圣三光荣颂》,吃饭时偶尔念文言文的《饭前经》,仅此而已。
虽然我俩懂的道理不多,仅将我们的内心感受向父母亲讲了,母亲听后表示相信,父亲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就在此时父亲经医院检查确诊癌症晚期,迫切要求信教,母亲表示愿和父亲一同领洗。
教宗提到了基督徒妇女阿卜达拉(DohaSabahAbdallah)的见证:在伊斯兰国组织的残暴之下,这位妇女的孩子成了年幼的殉道者,而这位母亲在教宗到访时做出见证,表示「恐怖攻击的幸存者」需要施以宽恕。
后来时代中“教会的母亲们”,例如玛塞拉、宝拉、长梅肋尼亚、普罗巴,很可能以这些早期女性楷模为榜样,在她们的激励下热爱并研读圣经。
一位参加培训的母亲告诉“信德”说:真没有想到教育孩子有这么多的学问。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首先要学习,才能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孩子。今后我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痛苦之母一直在为我们痛心流血,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时常忆起母亲的痛苦,悔改自新,重新做天主的子女,并用我们的爱心和圣母一起承载这个世界的痛苦,继续耶稣的救赎工程。
这户教友儿子儿媳在外打工,父亲也在做零工,母亲是糖尿病,双目失明,无力照顾家庭。看到这么多人帮助自己,教友很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