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来最现实,最熟悉的莫过于我的苦难了。懂得医学的人都了解“截瘫”是怎么回事。
其次就是大圣若瑟,耶稣鞠养之父,至谦至洁、至义至忠、至智至勇,忍耐之明镜,贫穷之实爱,苦者之安慰,家室之砥柱,圣教之保障,临终之主保,这些都是应当尽力效法的。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抒发他对有限人生的感叹。唐代诗人李白在他写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给人启迪。
谁也不曾忘记,在大瞻礼的时候,清晨三点小徐就从家里出发,冒着寒风,要摇三个多小时的轮椅,才能到达王府井教堂参与弥撒,为了不因大小便给别人添麻烦,小徐得从头天晚上就不吃饭不喝水,做了极大的克苦。
从山腰开始,设有十四处苦路像供教友朝拜、瞻仰、体会、默想主耶稣背负十字架时的苦难。山路盘旋曲折,部分路段异常陡峭,因而,徒步前行确是艰苦,确能体会到吾主耶稣当年背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是多么的辛苦、艰难。
他下决心成为一名大夫,可却识字无多,于是他跪下一遍遍地苦求:“慈悲为怀的天主,看耶稣的苦难和功劳,可怜我穷苦无知的罪人,赐予我智慧、恒心的圣宠神恩,助佑我一生以医为德,跟随吾主基督走天国的路吧!”
就因为孩子的这一句话,在四川的那些日子里,再苦再累我也没有掉过一滴眼泪。那段日子还认识了一位叫倪岩斌的小弟兄,因为我们对当地的语言和地理环境不熟悉,他便加入了我们志愿队伍。
礼仪由教区封新卯主教、景县总堂本堂张三星神父主持,礼仪前下午2点钟,封主教、张神父带领修士、修女、教友50多人拜苦路。下午3点钟纪念耶稣苦难开始,礼仪按圣道礼仪、朝拜十字架、恭领圣体举行。
宁波教区余姚天主堂沈介民神父,真是跟随主背十字架走苦路的人,文革期间在狱中受尽艰难。沈神父32岁前曾在上海修院任教,重见天日后在宁波修院任教,同样是修院当老师,但此时的沈神父已过花甲。
知苦不苦,识甜愈甜,是中有真意也。绝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不病,谁能病我? 干多得少,才有贡献;干少得多,心亏难补。平常心是清静心,是光明心;敬业心、正直心;平常心是超脱名利、不溺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