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与复活上主相遇了的人,都感到了向他人宣讲的需要,就象厄玛乌的两位门徒那样。他们在分饼时认出上主后,遂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见那十一门徒并向他们讲了在路上所遇到的事(路24,33-34)。
若世界主教会议推动我们成为如巴尔提买般的教会,那将是美好的:一个门徒的团体,听到上主经过时,会感受到救恩的震撼,被福音的力量唤醒,开始向祂呼喊。
在这个经验中,我们可以想象重新走过厄玛乌门徒在复活主日晚上所经历的行程(参阅:路廿四13-35):他们先是因恐惧和失望离开了耶路撒冷;他们离开时深信,耶稣死后,再也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也没有什么可希望的。
丹尼尔+雪莉以及高养宏神父就“普世恳谈会里的基督门徒”这个主题,从“何谓基督门徒”“愿景重点”“最大的诫命”“志工和门徒的不同心态”几个方面展开讲座、反省和分享。
耶稣许诺门徒要把真理之神赐给他们(若14:15-17),在升天之际,耶稣派遣门徒往训万民时对他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9)。
耶稣升天后,犹太当局严厉禁止门徒们用耶稣的名字施教,但宗徒们回答说:“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宗5:29)。
耶稣在逾越节前夕被捕,如今伯多禄也在同样的时间点被捕,显示出门徒也要跟随主走上苦路。(3)“把他拿住以后,就押在监狱中,交由四班兵士——每班四人——看守,愿意在逾越节后,给百姓提出来。”
此外,耶稣曾对他的门徒说,应该欢喜地因他的名而受迫害。受迫害,做殉道者,为耶稣牺牲性命,这是一端真福。这就是为什么魔鬼看到某个教会或某个人的圣德时,一定会搞破坏。
他说:我们感受到基督的门徒因彼此分裂所带来的辛酸与痛苦;的确,这令人难过、伤心。我们仍处在分裂中。教宗因此提出:我们有意愿治愈还敞开的伤口,坚定不移地继续走达致圆满共融的道路。
他首先提到保禄辞别米肋托时,众人都显得忧愁;耶稣前往革责玛尼山园,蒙受苦难之前说得一番告别话,也令门徒们伤心。上主安慰他们,向天父说:我为他们祈祷。教宗说,耶稣的这句话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