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韩国,这次朝圣不仅使我们的信仰更加坚定,也让我们亲自体验并观看了上主的仁慈与美善。2015年11月7日,祝圣新教堂!毫无疑问,这一天是我们教堂大喜的日子。
今天我们要默观在圣母访亲奥迹中我们的希望耶稣基督的美好。不仅仅是童贞女玛丽亚探望圣依撒伯尔,但首要的是祂母腹中的耶稣探访祂的子民。(参路1:68),正如匝加利亚在他的“赞主曲”中所言。
母亲以其可贵的信心,护翼我们儿女成长;在对天主的默观中,母亲安度一生。父母亲在佘山山顶圣母大殿门口回想母亲的温暖,自我幼时就深切感受,并萦绕至今。母亲生我时28岁,生幺妹时32岁。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继续默观治病的耶稣。我特别邀请大家思考那些让我们感到“受阻”、深处绝境的情况。事实上,有时继续抱有希望似乎毫无意义,继而我们变得逆来顺受,不再有奋斗的渴望。
这迫使我们超越工具化的身体观,重新拥抱身体作为我们存在的根本形式,一个被创造、被救赎、终将被荣耀的神圣整体。二、对死亡的超越圣母升天的奥秘,更指向一种对死亡本质的深刻转化理解。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我们关于“耶稣我们的希望”教理讲授旅程中,今天我们要默观圣周六的奥迹。天主子安卧于墓中。但祂的这种“缺席”并非空虚:而是期待,一种朴素的圆满,一份在黑暗中持守的承诺。
罗伟虹女士在《宗教伦理的当代价值》一文中说:宗教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准则、与社会世俗道德并没有什么不同,宗教道德推动信徒在家庭、职业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比较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重视道德实践,为他人着想,
唯有借助上帝的启示,上帝的启示并非只是三纲五常这个层次这么简单,这些无非是人在一定时代生活下的道德与伦理。信仰是超越伦理道德,并是伦理道德的根基。
教宗解释:「天主教教理」教导伦理生活在与信仰、礼仪和祈祷的关系中取得它全部的意义。「天主教教理」在这一年里能够作为支持信仰的实际工具。
我们要与国家和社会同行,借鉴不同经验,尝试从心灵、精神、伦理和社会公义等方面探索中国城镇化的健康之路。事实上,耶稣和他父母以及宗徒也是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