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3:35)耶稣和祂的朋友一起坐席,来举行祂离世前的最后晚餐。在一个十分庄严的时刻,耶稣向祂的门徒说了一番差不多等同遗嘱的临别赠言:「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
(宗20:35)通过捐献帮助别人,我们个人和团体不但不会失去什么,相反还会体验到施与之福,作为爱心捐献者,我们的家庭、堂区和教区都会获得主基督的丰厚赏报!获得基督有形和无形的祝福!
(参谷7:31一35)。我们听说过耶稣行的奇迹,圣史马尔谷用了很长篇幅去描述发生奇迹的场景:朝向“加里肋亚海”(谷7:31)。这两个地区有什么共同点呢?实事上,它们主要居住着外邦人。
依35:4-7;雅2:1-5;谷7:31-37每一段圣经,不仅是两千年前所发生的事实,也是主耶稣的救恩在今天,在我们的时代的临在。昔日的主耶稣,就是今天的主耶稣;昔日的福音,也是今天的福音。
德35:12-18;咏34:2—3,17-19,23;弟后4:6-8,16-18;路18:9-14祈祷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祈祷。只有会祈祷的人,才会有在天主前和人前的新生活。
(撒上2:35)集祷经天主,永恒的牧者,你不断保护和领导你的羊群。求你派遣圣神,光照教会,为我们选拔合你心意的首牧,使膺选者能以圣德为你的子民服务。
(若6:35)讲论生命的食粮之后,耶稣即讲论圣体圣事,并藉这件圣事,把自己的体血,留给他所爱的世人,作为维持他们神性生命的滋养品:“我要赐给的食粮,就是我的肉,是为世界的生命,而赐给的。”
(参若13:35)显然,如何彰显天主的光荣?那就是作为基督徒,本身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每分每秒、一言一行,都应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生活,爱人如己的举止和人生。
之後在关於生命食粮的圣训中,耶稣宣称: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若六35)。最後在帐棚节期间,耶稣宣布: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七38)。
25.除此之外,弥撒经书中也根据“礼仪宪章”,适当地列明教区主教或主教团,以其权限能作的一些适应(参看内文#387,388-3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