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主的祝福与爱中,我的孩子开始了她高中的求学之路。孩子自己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会每天在睡前默念三段经,自己细心珍藏着祈祷的小卡片。
从稍懂事理起,就很羡慕热心侍奉天主的人,可是,初中、高中、乃至现在的大学生活,我依然不能做一个让别人心服口服的基督徒。我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好多类似教友的共点,在此浅述一番。
那时我还在备修院读高中,有一年五月份修院组织大山春游,在紧张的学习中能有一次春游是我们做梦也想的,一路上我的思绪漫天飞舞,满目是遍野的绿意,感受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青春的心澎湃激荡,再一次的零距离的感受春天
我上高中后就独立生活了,偶尔例行公事地去看他们,他们对我像对客人,生疏而客气。我从未想到,会在陌生的家庭,得到真挚的温暖。他们也给我善良淳朴的最好诠释,让我明白好人好梦这个道理。
卅八岁的海斯在德温格主教高中当神学教师,经过多年不断的祈祷及反省后,才决定献身。 她说:「多年来我为此意向祈祷,尝试寻找天主在我生命中的旨意,然而在其他我曾追求过的路上并没有真正找著。
祖父年轻时,在一所高中教书,让他引以为豪的讲台,却给他带来了苦难。在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他被一群人揪出来批斗,带头的是他的学生阿旺。祖父被关进牛棚写检查,他蹲在地上,洋洋洒洒几大页。
1949年,苦难会在阮陵建立了天主教医院、诊疗所、女中(高中)。1949年湖南总主教为意大利籍的兰泽民,五个传教区分别是:长沙教区、衡阳教区、常德教区、岳阳教区、阮陵教区。
记得读高中时,在一篇课文中学到了鲁迅先生讲的一个故事,大致情节是样:在一个镇子上有一户人家,是本镇的富户,他对镇上任何人都不屑一顾,因为他的地位,使得他懒得搭理任何人。
1946年8月转往北京天使修院——耕莘中学上高中,1951-1954年,先后在北京光启学院及文生学院,攻读拉丁文和神哲学,1955年8月14日,回献县总堂继续读神学。
80年代末期我上高中时,期偶然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男中音在播放宗教节目:“天主在生活和工作中与我们每一个人同在,他和我们交谈,指引着我们……”在无神论环境中长大的我,乍听感觉很诧异,继而发笑:“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