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教宗也问道:在世界充满忧苦、黑暗势力及邪恶如此强大的时候,该不该这么快乐?他自己回答这个问题说: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应该!
(玛十22)教宗解释道:「世界恼恨耶稣,也要为同样的理由而恼恨基督徒,因为耶稣带来天主的光,世界却喜欢黑暗,好能遮掩它的恶行。福音的思维与世俗的思维截然相反。
众所周知,春分过后便开始日长夜短,光明多过黑暗,月圆之时,不但在白日充满光明,就连漆黑的夜也被月光照耀。由此,寓意着耶稣的复活,一切皆为光明战胜黑暗的写照。
当天选读的《希伯来书》谈到正在经历黑暗时期的基督徒,他们正遭受打击(参阅:十32-39)。教宗表示,我们每个人也有意志消沉、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刻。
“基督之光”驱散了黑暗,照亮了夜空。神长教友们手持点燃的蜡烛游行至圣堂。李帅执事高唱《逾越颂》,宣报救主的复活。随着“光荣颂”唱响,复活的喜讯在圣堂中荡漾。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爱驱散他们的痛苦,用爱医治他们的忧伤,用爱给身陷困境的他们送去温暖与希望。
他形容法国试图订立同性「婚姻」,是要将「不道德正常化」,并说法国政府「有意识且刻意地忽视人民的诉求,并使用催泪弹驱散他们」。
在诵念三钟经前,教宗省思了天主之母的形象,强调圣母玛利亚积极配合天主,以实现祂拯救人类的计划;天主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却举扬了卑微贫困的人(路一51-52)。
这有助于人们成为「攀岩者」,拥有坚若磐石的信心,「驱散内心的恐惧」;在夜幕低垂或暴风来临时,紧紧抓著天主这块磐石,不会冒险离开。坎塔拉梅萨神父由此提及亚西西圣方济各某次在天主的助佑下化解烦恼的事迹。
我们不知道要怎样去形容那吞噬了犹达斯内心的那股黑暗:贪婪、幻灭、道德上的盲目、野心……或各种掺合在一起。但当犹达斯离开耶稣和一众门徒时,便踏进了那不归路的邪恶“事件视界”,并最终毁掉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