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算我们不喜欢某位神父,也不应该利用对质作为惩罚、报复或支配他的机会。倘若我们喜欢某位神父,也不应该回避对质。对质是我们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因此,若你不想跟某位神父建立关系,那就不要跟他对质。
很多人都被以往伤害自己的人或事所束缚,深陷囹圄不能自拔,更有些人经常回想曾伤害过自己的人或事,生活在怨恨及报复中,或自卑、自责的无奈里。惯于抱怨的人,难免也要抱怨天主。
或许这是他们对他多少的报复。但人若怀有强烈渴望,必不气馁。你找解决办法。可是你需要勇气和无耻,你需要点儿孩童般的纯朴且不担心自己的形象。匝凯如同孩子爬上树。
不安和恐惧会被人们遗忘吗 没有生态的安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安全,人们总是经常忘记这个常识,又总是习惯于低估自然的报复能力,直到残酷的报复降临,才有了那么一点恐惧和不安。
许多时候,我们看到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再次到了受过伤害的地方,或者想到曾经的被伤害,就会血压升高,心情难过,甚至有报复的冲动。
别人的错误可能会伤害我们一次,然而,如果我们选择“仇恨”、“报复”,那么,就是让别人的错误“更多次地”伤害我们。报复,也使我们自己上魔鬼的当,陷入犯罪作恶之中,从受害者而成为害人者。
事实上,圣神净化、改变和塑造我们,转化我们心灵,让我们按照与仇恨、报复和迫害对立的新法律,日复一日地成为圣的。
我开始对生活绝望,我发疯地想要报复这冷漠的社会;那天是圣诞节,我准备好了一把枪藏在裤子口袋里,我在一家快餐店对面寻找下手的时机,我想冲进去抢走店里所有的钱。 妻子睁大眼睛:杰,你疯了。
(《台湾通史》)事后,西班牙人怕郑成功报复,乃命使者随利畸到台湾乞和。郑成功得知华人遭到集体屠杀后大怒,马上决定南征吕宋,但却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在阅读福音书时的诱惑是,我们相信自己绝不会像某些法利塞人那样的残忍、狡猾、冷酷和有报复心。我们禁不住设想自己就是那位唯一回访耶稣的麻风病人。阅读圣经时最大的诱惑,就是将我们自己看成是和耶稣一样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