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菲德尔已到了垂暮之年,是一位沉浸在省思和学习中的年长者:他大量阅读,也喜欢提出疑问,喜欢与经验丰富的人交谈。这一点在他与本笃教宗和教宗方济各的互动中表露无遗。
教宗最後勉励美国日益增加的拉美裔居民和新移民,「不要为自己的传统感到羞耻,不要忘记从年长者身上学到的经验;这些经验能使美国的生命力更加富饶」。教宗期许他们做个负责任的公民,继续在团体中贡献己力。
体现於世代之间的盟约;体现於对所有人的服务,尤其是对最需要帮助的人、残疾者和孤儿;体现於对移民的关怀;体现於有耐心的教育方法,把每个青年都视为值得付出全部家庭关爱的对象;体现於还没有声音的胎儿的生命权;体现於年长者应享有的生活条件
教宗问候了接待中心所照顾的人,他们中有母亲、孩童、青年、年长者和家庭。教宗在即席讲话中,首先向加布遣会士们表示,教会需要他们关怀天主的子民。他说,你们与天主子民,甚至是与穷人有一种特殊的和谐关系。
教宗接著表示,这叹息也「来自我们对周遭世界的默观」,声声抗议著「我们最贫苦的弟兄姊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青年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年长者感受到孤独,以及万物被滥用」。
教宗最后鼓励青年跟年长者、跟祖父母交谈。「他们是你们具体关系的根基,是你们赖以萌芽、开花、结果实的根基。你们要抓紧这些根基,带著它们前行,才能结出硕果,而你们未来也将成为其他人的根基」。
在非洲,家庭观念仍然很强烈,传统价值观与教会价值观相吻合,代代相传,青年听从年长者的建言。相反地,波兰的堂区并非空无一人。
至于居住在311个紧急安置所的634人,市长斯博尔贾指出,「市政府关切紧急安置所,尽力确保服务充足,不让年长者感到孤独。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孤独感」。
高神父说:“我们信天主信耶稣,是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为我们感受到耶稣怎样帮我们,怎样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的家庭,当我们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发信德,求耶稣帮我们,眷顾家中的年长者。”
后来,他在意大利各地建立各种“爱德之家”,以接纳和协助孩童、贫困者、年长者和残疾人。莫托拉神父渴望为无以为报的人服务,为此创立了圣心献主会大家庭,其成员包括司铎和平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