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刚刚诵念的答唱咏中说了:『我的灵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时来,能把天主的仪容目睹?』(咏四二3)。这些富有诗意的话语,生动地表达出我们对天主慈爱,美善,喜悦和智慧的醒悟等待和殷切期盼。」
基督宗教中最早的歌曲始自旧约,相信在当时的祭礼当中,一定有歌曲的咏唱,而我们较为熟悉的就是圣咏,是在旧约时期就有的歌曲;而教会的产生和礼仪的形成,却是在新约时期。
四旬期内,唱《读经集》列出的另一系列‘福音前短句’以代替‘阿肋路亚’;也可唱《升阶经集》内的其他圣咏或‘连唱咏’。
圣座文化委员会主席拉瓦西枢机当天上午在梵蒂冈宗座大楼救赎之母堂带领了两场默想活动,其中心主题分别是:历史是会晤基督的地方;从几篇圣咏解读默西亚形象。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圣咏》第115篇贯穿全文,阐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希望:一种是对天主怀有的希望;另一种则是信赖偶像,按照我们自己的想象制造出的神明。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教宗摘录了《圣咏》中这句话:凡不随从恶人的计谋,而专心爱好上主法律的人,是有福的(咏一1-2)。
教宗的讲话围绕着新圣人的四大特质展开,即:移民、穷人的朋友、慈幼会终身修士,以及圣召的代祷者。教宗在讲话中首先指出,在很多移民丢失信仰的背景下,泽德保持了自己的信仰。教宗接着强调泽德对穷人的关怀。
在赞美我上主的咏唱声中,祈祷会开始。
愿高神父荣归天乡,常在主前为我们代祷。”据另一位认识高神父的内地神父回忆,前些年访问澳门因数次借住圣若瑟修院,每天有机会和高神父等一起共祭、念早晚课、用餐及日间茶点。
(箴23:26)再听达味的祷声:我的灵魂紧紧追随你,你的右手常常扶持我。(咏63:8)从埃及出来的加肋布和农的儿子若苏厄之所以能进入客纳罕,是因为他们专心跟从主(户3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