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座四旬期第四场默想:感恩圣事,合一与分享的道路
2022-04-06

枢机解释,这并非“忽略实际存在的分歧,或除去真正的公教教义的某些部分”。需要的则是“将基督信仰三大传统中各有的积极因素和真正价值放在一起,组成共同真理的‘民众’,这真理能开始将我们引向合一”。

一份遗嘱寄深情
2007-05-05

17岁随母流浪到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在当时的天主教会办的公教医院学习妇科助产,在教友的影响下,领洗入教,接受了主基督。19岁立志独身事主。

香港之行所感
2007-05-05

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还是感受良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简略的一点分享:1、在公教教研中心,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徐神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

“中国基督教文学”浮出历史地表
2007-09-07

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本土圣歌(即“赞美诗”)、祷告文学以及宗教题材的散文、诗、戏剧等狭义层面的中国基督教文学,以赵紫宸、贾玉铭为圣歌创作的代表;另一方面,在新教界和天主教界(后者还公开提倡“公教文学”)

东方礼天主教会:在普世教会中共融的团体
2021-02-19

这样他们就能够在普世公教会中继续生活出他们的独特面容。

浅谈信仰的勇气
2025-01-20

笔者是公教家庭出身,父亲是堂长,从小跟随父母过主日、领圣事,也算得上较热心。但在读师范时,一个哲学老师用无神论的观点批判有神论,讲得头头是道,将有神论批得体无完肤。

面对“罪恶”和陋习,基督徒守住了“底线”
2022-03-08

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有许多共通之处,中华民族在文明历史进程中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精神宝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为道德关爱;“仁者爱人,兼爱非攻”,此为宇宙情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王作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2022-03-21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自觉革除宗教中的陈规陋习,引导信教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俗,树立我国宗教的文明新风。

嘉禄·富高——耶稣嘉禄兄弟
2008-09-14

七月廿七日香港《公教报》特辟专栏登刋了“嘉禄.富高—耶稣嘉禄兄弟”一文。为纪念这位谦卑的圣人,了解其灵修精神,本社曾为内地广大读者朋友付梓过耶稣安妮小姊妹所著《嘉禄•富高》一书。

背景: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
2014-03-18

传教士和商人、士兵一起成了欧洲列强扩张的有机部分,同时也利用教堂、学校、医院带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