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他觉得圣迪斯马斯前无奖赏,后无支撑,孑然一身,遗世独立,实在很酷。他决定,要给好贼教堂拍个小小纪录片。可是教堂属于州监狱管理局,他花了不少力气和时间,才获得拍摄和放映的许可。
就是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老人,在她临终的时候,没有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留给儿女们,却无私地全部奉献给了教会。这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这不正是吾主耶稣亲自表扬的“穷寡妇”精神吗?
那时,宗教活动无固定场所。从1705年起,由于中国教会内部的“礼仪之争”,西柳林教会和全国教会一道蒙受了非常严重的挫折,一切活动转入“地下”。
所以,当门徒听见耶稣已经复活的见证时,他们无信而心硬(谷16:14),也认为是无稽之谈(路24:11);当他们亲眼看见时,他们惊慌害怕,以为所看见的是鬼魂(路24:37);他们的心迟钝(路24:25),
我们尊敬圣母和圣人并不是以他们代替天主,只是透过这有形可感的图像,与圣人相通功,并藉以去体验无形无像的天主,参与他的救世工程。实际上,基督降生成人的奥迹,就是物质标记的有力印证。
我感觉到所有的天主教徒、基督徒以及无信仰的人都与我同在。天主的受造物都在那儿——陆地、海洋、天空、动物和植物——整个宇宙都将荣耀归于天主。
所以,这个行动是无终结的,它应该一步接一步地跟随、实行,它是个不断的追寻,又是个无尽的回应。
最后一次通话,你明明告诉我好多了,能吃饭了,过几天出院,还嘱咐我去管琪琪的事,多去姐姐家帮忙,记得念经祈祷,别总往医院跑……分别的瞬间固然痛苦,但最刺心的,是往后无数个日夜,回忆你熟悉的笑容,泪水便不受控制地涌出
教宗额我略16世,在罗马认可了巴黎总主教的所做,并要教友每天念刻在圣牌上的祷词:“呼,玛利亚,无原罪之始胎,我等奔尔台前,为我等祈”。玛利亚喜欢人家这样称呼、问候她。
以前我在福传一线工作,自我感觉做得很好,但听了大家分享后我非常惭愧,做得远远不够,教友们拉家带口,抽时间去传教,而我们修女无家无业无牵挂,却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了无意义的事上。教友们做到的事,我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