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7月28日主日天,更是必须进教堂,主教为照顾我们,特别用普通话讲道,他说:今天是全世界长者日敬老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有老人家的节日,大家都要关心、爱护家中的老人,还有社会上的老人,及孤独的长辈
几天之后,判决书下来了:老人在世时房子共同共有,户主仍是孙连群,退回老人的三万五。从此之后,婆媳二人结下了仇恨,孙连群对母亲更是耿耿于怀。
看到饺子我难以下咽,这哪里是饺子,分明是一颗颗跳动的温热的老人的心啊。多少年后,吃饺子时,还会想起那沉甸甸的关怀和希冀。1994年我被派往欧洲学习。
当时有一个名叫蹇恩望的老人说,其中一个是我闺女的孩子,孩子有意修道,他母亲也愿意献给教会,我更愿意。这位老人已把自己的独生子献给了教会,进了奥斯定会,现在正在读神学。我说:一言为定,不许反悔。哈!
我们感动的是,唐桂珠老人一生与信仰紧密相连,在走完近百岁的人生后,卸下所有的背负回归了天家。唐桂珠又名唐云青,圣名玛利亚,出生于1923年农历5月15日。
“信德”通讯员拜访贾文明老人(中)这不是人的能力,这是天主的工作。谈起自己的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圣了神父,女儿成为了修女,山西太原教区74岁的贾文明先生平淡地说。
八、九十岁的老人,提及与他们生活过的传教士,就总是哭。想起他们的好,思念他们,藏民没有更好的表达,只会哭。离家远了,现在我知道了,思念生命中的故人,乃是一种挥之不去,伤感一生的乡愁。
在生活中活出福音精神,通过各种活动,如到老人院探访老人,医院探望病人,组织外出朝圣、旅游,团体聚餐,烛光祈祷,建立手机短信群,QQ群,加强各堂区小组交流和团体互助等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和乐观
从寒意料峭的初春,到酷暑盛夏,上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下有十几岁的孩童,不约而同到堂里干活,即使六七月农活最忙的季节也没缺过人手。在这期间,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好教友。
我刚认识大哥的时候,听嫂子说他正在“信德”做义工,因为是工程师,大修院、备修院、老人院、北堂的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中都有他的参与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