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纳曷尔的后代问12:亚巴郎后来听到了什么消息?答:有人告诉亚巴郎,他的兄弟纳曷尔和米耳加生了许多子孙,包括贝突耳,贝突耳生了黎贝加(后来的重要人物,依撒格的妻子)。
朝圣者们在圣体前做默观祈祷,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也在自我省察……与此同时,约有七八位神父听告解,每一个办完告解的年轻人,都能从神父手中领受一根点燃的蜡烛。
献礼经以短式“结语”结束:—“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祢俯听我们的祈祷”,或:“以上所求是靠我们的主基督”(PerChristumDominumnostrum);—若在结束时提及圣子:则念“祂是天主,永生永王
因为之前聊天时听本堂神父说过有一位没有领洗的17岁男孩想当神父,我猜想应该就是他了。弥撒结束后我找他聊天:是你想当神父吗?是啊!我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男孩很坚定地说:因为当神父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啊!
只有小学三四年级文化程度的她,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像是有说不完的故事要讲给人听。其成长过程和归依之路极具传奇色彩。
有时神父听神工,我就为教友们讲道;神父做弥撒,我就辅祭,既锻炼了我的胆量与口才,也增强我的信心与坚定走圣召的路。那是一段段美好的时光,圣召的苗芽在我的心中越来越茁壮。
有些人很喜欢听。这样的方式让好几位教外朋友加入了教会。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龚辉,有一主日来西堂参观,王学美问他:你来教堂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领洗。龚辉回答。
上课时,她专心致志地听讲,边听边做笔记,越听越感兴趣,在慕道者中她是最爱提问题也最爱思考问题的人。
沉默是金:在当今众说纷纭的时代,说话的人比听话的人多,我们更要向大圣若瑟学习,多听少说,不仅是听对方口中的话,更要聆听他潜在的需求和意愿。
于是三言两语就谈到了天主教的信仰,没想到她们越听越爱听,越听越有趣,见此情景,她也越说越起劲儿。天主的计划既然在她俩身上开了工,后来她就常挤出时间主动登门拜访,给她们讲圣经、讲耶稣,讲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