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对外福传组,以每天接待来南堂参观和朝圣的教内外朋友为职责,提供热情的服务,耐心细致的福音讲解等。以上三个团体各有分工,但是总的目标只有一个:“用爱传播福音”。
教会并没有提供技术上的解决办法——正如《在真理中的爱德》所指出的,教会有责任用真理之光和耶稣基督之爱的热情照耀人类历史”。
为此,教宗激励“大家继续追随圣人那充满圣德的步伐、效仿他的传教热情”。
把这项培育放在真正的司铎远景上,也就是在所关心的事和知识培育方面常有真正传教的准备,要是能够重新形成这方面的枢纽,显然,司铎本身的特性、他们的历史、他们对圣人和信仰传奇人物的记忆,在我看来也是激起向万民传福音的热情
弥撒结束后,大家又在“普天下大庆贺,万民家大喜乐,你跟着都跟着到白冷郡,耶稣圣婴孩诞生在马槽里,都叩首至地钦崇……”的歌声中,依次朝拜亲吻圣婴,向耶稣献上诚挚的热情与敬爱。
主教对主所怀有的赤子之情,对福传所充满的如火激情,对牧养人灵所充满的执著热情,常常激励我孜孜不倦,谦卑努力,修德侍主!每天凌晨,我都可以听到主教那一步步走向修会的脚步声。
这一惊喜不仅是信函本身,也是因所写的内容、教宗与修生交谈的热情和他思想的发挥,触及到培育工作的要点。为我来说是个异常的惊喜,我同其他院长谈到教宗的信函,他们也认为这是教宗作的一件美好的事。
,他们不仅用冷言恶语攻击修女,甚至还手持匕首威胁恐吓,但修女却不计前嫌;当反对者的领导——神庙住持——身患肺结核,被加尔各答所有医院拒收时,仁慈的修女却热情地接纳了他
虽然天气欠佳,但是摩洛哥人迎接教宗的热情不减。教宗方济各和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乘车从机场前往哈桑塔广场的途中,梵蒂冈国旗和摩洛哥国旗交相呼应,传达著友爱与对话的讯息。
故此,我呼吁广大的神职弟兄,能够及时地唤醒信友的福传意识,把教友那份“盖圣堂、创产业、配硬件”的那份热情和勇敢逐渐地转移到福传的这个伟大的“阵营”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