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圣洗并非是已过时的礼仪,而是构成受洗者全部生命的与基督相遇。在恩宠的开启和支持下赐予其神性的生命、召叫其虔诚皈依,使之达到基督的崇高境界。
十字架成为基督救赎的符号,也成为教会临在这个世界的符号。在历史上,基督的十字架曾经历过很多劫难。相传:公元320年9月14日,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伦娜在耶路撒冷的加尔瓦略山上,主持找寻到基督的十字架。
如果我不在教会内,不与教会一起,我不能跟随基督。 教宗说:耶稣愿意我们成为根植于教会、在教会内扎根的人。不能有与教会平行或分离的道路。探索、创意的道路可以,走向边缘,多种边缘去是很重要。
教宗解释说:“基督的王权一直隐藏不露,直到他30岁为止。在此之前,耶稣都在纳匝肋度平常的生活。
教宗这样解释说:要在基督内生活就得选择立场,就得放弃那些把人束缚在地上、使人的灵魂败坏的废物。
宗座国际圣体大会委员会在一份公告中解释道,基督的十字架进入世界的具体情况,治愈罪过造成的创伤,即抗拒天主、侵害邻人及剥削受造界的罪。
中外学者一般认为,现有的宗教对话观主要有三种,即宗教排他论、宗教兼并论和宗教多元论。通过考察近些年来的研讨进展,我又概括出两种新的宗教对话观,即宗教兼容论和宗教实践论。
当天是基督圣体圣血节,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解释了基督圣体圣血这个事实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使教会所有成员联系在一起的共融奥迹。所有那些在感恩祭中得到基督体血滋养的人由圣神结为一体,组成天主唯一的子民。
为此,圣洗并非是已过时的礼仪,而是构成受洗者全部生命的与基督相遇。在恩宠的开启和支持下赐予其神性的生命、召叫其虔诚皈依,使之达到基督的崇高境界。
李主教在弥撒证道中对共祭的司铎和参礼的教友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学习和效法基督,以服务的精神和态度出现在各自的堂区和堂口谦卑服从,努力做好各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