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我被北京教区选派赴美学习教会神学,而这个学习的机会正是玛利诺会林慈华神父开创的“中国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所给予的。
他经过10个半小时的飞行后,于当地时间上午11点9分抵达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首府埃德蒙顿。此行头两天的活动,也就是教宗多次强调的“忏悔之旅”就在这里进行。因此,这也是与原住民开启和解进程的延续。
答:从天主教的观点看,这项协议谈的是:要求以色列政府重新肯定天主教在一九四八年现代以色列国家建立时,在以色列国内所取得的权利。
1、在一个名叫宁家营的村庄,有一位瘫痪在床的慕道者,在我们送给他"圣经"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他居然将之读了一遍,且抓紧机遇给其亲朋好友分享他阅读"圣经"和接触天主教信仰后的感受及生命的极大转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女士进入一家商店,准备为子女采购一些食物。她在店里东看看、西摸摸,许久打不定主意该买些什么东西。于是店主人便过来问她:“您打算买多少钱的食物?”
晚会结束后开始迎圣婴及游行,接着开始了子夜弥撒。在弥撒中有9位慕道者领受洗礼。弥撒结束前,神父邀请教友们分享圣诞节的感受。
(每端后诵)圣母慈心兮,求为我救。(五端后诵)耶稣至圣之心,矜怜我等;圣母无玷之心,为我等祈;耶稣圣心之母后,为我等祈;吾愿耶稣圣心,为普世所爱慕者。阿们。
只有知悉了基督的渴望,怀有了基督所怀有的心情,就更容易达到基督圆满的年龄。基督的渴望是什么?就是救人的渴望、福传的渴望,“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救出来。”
这些通谕及信函所呈现的是福音全球化进程的持久性与广阔性1。
其中有一位叫李方,早在上大学前就领受了洗礼,上大学后,她坚持每星期到教堂祈祷,而且发展了其他六名同学入教,他们中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这样自述:“我来自农村,初到北京,巨大的反差使我成了多愁善感的人,感到人生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