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了我的痛苦和忧伤,赐给我勇气、信心和力量,带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沟坎坎。同时,教友们对天主的热爱,对教会的忠诚,对救灵的渴望,也鞭策了我,激励了我。
(玛二:14—15)在埃及,若瑟怀着信心和耐心,等待天使许诺的传报,才返回他的家乡。
而在2000年的时候,一次灾难坚定了他为教会服务的信心。那年,夫妇俩的小孩因为身体原因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医生告知他们以后怀孕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怀孕了还会有身体方面的问题。
这位修女举例说,本堂神父不能只局限于弥撒讲道,要深入群众瞭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至少给予他们一份来自基督的抚慰和鼓励,以信心和希望去背负他们生活的十字架,发动信众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兄弟姊妹提供援助
但这趟旅行又精彩极了,走的人会在重重失败和煎熬中,因着信心而满有惊喜、祝福、更新,逐渐脱胎换骨、臻于至善、奔向美境——永恒的天乡。
他说:“快要被祝圣为执事时,突然间我不想做神父了,感觉在我面前有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尤其是独身方面我受不了,想到将来的挑战,我对自己没有了信心。”
他提到了欧洲现在已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贫瘠的老祖母,因此她需要新的动力,为她的人民带来信心和机会;要重新回归她的母亲角色,以照顾好每个男人,每个女人,保护好地球,成为全人类感情寄托的欧洲母亲。
中心举办了一系列防治艾滋病培训讲座和关爱活动,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为他们带去信心、爱和希望,成了感染者的娘家。
中国的基督宗教研究,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应该说是基础良好、潜力巨大,信心需增,希望仍存。目前我们需要增强信心,对未来我们还是抱着非常期盼非常乐观的希望。
咏十七1-6信心坚定的祈祷必得上主的凝视。格后三17-18在基督内,天主的子民得享光荣的自由。若四4-26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对话带领撒玛黎雅妇人走向更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