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内容节选自拙文“纪念中国教会的好朋友马雷凯神父”)图片:沙神父丰富多彩的一生1933年:婴儿时期可爱萌哒哒的小沙百里(1岁)1943年:少年时期阳光、帅气、眉清目秀的沙百里(11岁)1957年晋铎时身着梵二前祭披的沙神父
在梵二大公会议召开60年后,如今仍在对“进步者”和“保守者”之间的划分进行辩论,而重要的区别则在于“出自热爱”还是“遵行惯例”。这才是不同之处。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行走。
梵二期间所有留在大陆上的主教一个也没有机会出席梵二,但也不能否认说这不是大公会议。但我期望能在下一届的大公会议中有东正教的主教们出席,使教会的至公性彰现的更圆满。
同时,我也想特别强调指出,在信仰上,我们将根据主教团章程规定,“以圣经和圣传为依据,本着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圣而公教会的传统和梵二大公会议精神,维护信德宝库,藉圣神赐予的恩宠,宣传福音,广扬圣教
进修班利用周末学习,课程主要包括圣经(旧约、新约)、伦理(基本伦理、婚姻伦理)、信理(基本神学、基督论、教会论、圣三论、圣母论、梵二文献、创造与原罪)、礼仪(圣事神学、礼仪导论、礼仪年、圣事礼仪)、牧职
按梵二的法令而改革的礼书,已启动了一个过程,但须假以时日,并需要忠诚的接受、执行上的服从和有智慧的主持方式:首先是对圣职人员而言,其次也是对其他职务人员、领唱员以及所有参礼者而言。
利玛窦当年精心描画的中国礼仪的蓝图,虽然由于礼仪之争而被打断了,但那种让福音深入扎根于本地文化的精神,在梵二会议之后得到了再次振兴,如今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很多堂区在牧灵实践中能够更为灵活开放地把传统元素运用到礼仪生活中来
这是一个很深度的质问,作为基督徒,在天主的助佑下,特别是从梵二大公会议开始,我们发现了犹太子民对我们来说是孕育耶稣的圣洁根源。
我在阅读“信德”时,遇到有重要的信息和内容,比如“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教宗在重大节日里的讲话、“网络的‘阴暗面’”等,都会把它记录下来
一牧一栈身在开罗的金邦尼,得知将召开梵蒂冈大公会议(梵一),就立刻写信给巴尔纳波枢机,请示能否来到罗马,向大公会议讲述非洲教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