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苦难与希望(一)
2010-01-08

拉辛各说得好:“人之为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与现时有关的目标,而是超越现时的永恒目的。那具有价值和值得被支持的东西,主要是与永恒有关的东西……假如人有永恒的未来,那么他现在的样子就会为这种未来所决定。

梵蒂冈新版教理指南:借由相遇文化,让福音更贴合现况
2020-06-26

谈到死亡,指南谴责死刑,称之为「污辱人类尊严的残忍举措」。指南还谈论了其它许多议题,其中包括在教理讲授中关注守护受造界的任务,推广「深层的生态皈依」,激励人们在生活中修练品德,远离消费主义。

教宗方济各联大视频致词:重振活泼的多边主义,促进妇幼等弱势群体权益
2020-09-26

为此,教宗呼吁民政当局,格外关注那些基本人权和尊严遭到否认的孩童。教宗从孩童谈到家庭,并引用《世界人权宣言》,强调「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会单元」。

2007年四旬期文告
2007-02-28

默想「他们所刺透的」那一位,会打动我们,向他人敞开胸怀,认出人的尊严所受的创伤;它更特别打动我们,向轻视生命和剥削他人的每一种行为抗争,并减轻许许多多人的孤单和被遗弃的痛苦。

既痛苦又矛盾的“三件事”
2007-08-30

(玛10:39)让我们先来看耶稣失去了什么:首先,他失去了天主的荣耀,成为奴仆的形象,卑微地降生在马槽里;(斐2:6-8)后来他还失去亲情、友情、失去人格和神格的尊严、连睡觉的地方也失去;还失去了里衣和外衣

慈爱之心胜若父母
2008-03-11

原来,为了尊重孩子的尊严和隐私,这里不允许拍照。大家匆忙收起了相机,不知谁问了一句:“这些都是先天性残疾吗?”只见负责人又悄悄摆摆手暗示我们,不许在孩子们面前提“残疾或有病”一类的词。

教宗方济各第33届世界病患日文告(2025年2月11日)
2025-02-11

你们共同的旅程,事实上,是给每一个人的标记:“人类尊严的赞美、希望之歌”(《望德不叫人蒙羞》,11)。

在巴黎耶稣圣心大殿朝圣的感悟
2025-04-08

它不仅是祈祷中的慰藉,同时也催促我们以行动做出回应:关怀弱势、修复关系、重建尊严。基督的心是一团炽热的爱火,等待点燃我们的生命。

马达钦主教将临期第三主日讲道:黎明曙光
2014-12-15

可是,令我们顾此失彼的是,专注于物质享受,也容易使我们忘记了我们人之为人的尊严,忘记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同样需要不断丰富与升华。甚至,对我们富有灵性的人类来说,精神生活,远比物质生活来得重要。

特稿:真正的幸福——把握基督信仰,在爱中生活
2013-08-01

在信仰中认识了新的尊严,信友便被召,自此以后,生活度日只应合乎基督的福音(斐1:27)。藉着圣事和祈祷,他们领受基督的圣宠和基督之神的恩赐,使他们有能力度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