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离家外出务工的教友,由于长期不参加教会的信仰生活,他们本身就有信仰丢失的危险,这就更不要说他们的下一代了,各地教会的神长和教友要负起寻找迷失羊群的责任,做好迷失羊群回归羊栈的工作。
当时的初衷是想在这里给主内的教友以及仰慕基督信仰的教外朋友之间搭建一个彼此走近、彼此扶持、进行互动交流的一个对话平台。
徐光启的后代信仰都很坚定,在祖父虔诚信仰生活的感召下,孙女徐甘第大对中国初期教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教宗誉为中国教会妇女的模范。此后,徐氏家族虽历经各种教难,却始终完整地持守了信仰。
社会服务型: 医疗卫生:诊所、门诊部、专科医院、艾兹病预防、老年临终关怀 教育培训:幼儿园、专科学校、各种培训、资助教育项目 房地产:出租教会房地产、办招待所、宾馆、学生食堂、宿舍等 文化艺术:
母亲带着六个儿女艰难度日,在艰苦的环境中不能宣认信仰时,母亲常常与我的姐姐偷偷祈祷,凭着对天主的信靠与交托度过了艰难的日子。1977年,我的大姐出车祸离开了人世,27岁的她留下了三个孩子。
母亲带着六个儿女艰难度日,在艰苦的环境中不能宣认信仰时,母亲常常与我的姐姐偷偷祈祷,凭着对天主的信靠与交托度过了艰难的日子。1977年,我的大姐出车祸离开了人世,27岁的她留下了三个孩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使各地教会迅速发展起来,我的家乡虽然是个边陲小县,但信仰的种子也在这里快速地生根发芽。
下面发表的两封信分别是江苏徐州的庄春婷母女所写,信中父母对天主满怀依恃之心,对女儿的爱溢于言表,特别是谈及信仰更是打动人心。
在那个特殊年代,人们不敢公开信仰,父亲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念经。改革开放后,听说四平教堂开放,父亲就经常和教友们乘车去四平参与弥撒。那时候,母亲家在辽宁昌图县的泉沟村,她也经常去四平教堂。
每主日我进堂,总能看到我的老校长,搀扶着老伴一块儿进堂,他们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他们进堂时间却只有七八年,老两口都那么虔诚,没有特殊情况不会缺席,我总是和他们坐在一起,有空就聊一聊,分享晚年的信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