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传教士,如中国的利玛窦、艾儒略、汤若望、南怀仁、印度的诺比理、越南的陆德……,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知识丰富的,正因为他们非常熟悉很多国家的文化结构、民族风俗、历史传承
与此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些喜欢做梦的历史人物和现象—— 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生前的梦想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争取民族独立,结束殖民统治。
另一位是印度德肋撒修女收养的孤儿,是一位漂亮的印度女子,年约19岁,很是活泼,让人喜爱。另一位是法国的政界人士,是被请来为修士们传知政闻的。再有一位是“罗哲”修士的姐姐,一位可亲可爱的老人。
她建立濒死者收容所的意图,是希望这些人死得有尊严,而并非像某些人所猜想的那样,是企图劝说印度教徒皈依基督教,或者要他们以认可基督教义,甚至罗马天主教义来换取食物和庇护所。
印度政府为德肋撒修女举行了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雨走上街头为她送行。葬礼那天,12个人抬着她的遗体,印度总理跪下去了,所有人跪下去了,人民尊敬她,都不敢高过她的灵柩。
第一位是来自印度的伊万•迪亚斯枢机,他在2006-2011年任万民福音部长。方济各的传教使命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亚洲。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亚洲,他曾四次访问亚洲。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
1920年1月20日生于河北省威县桑园乡北仓庄村,自幼立志修道献身教会。1934年入献县小修院,6年后升大修院,继转景县总修院学习。1945年5月24日晋铎,任景县景星小学校长。
山西晋中介休张兰北贾村是一个教友不多的村庄,教友少,进堂念经参与弥撒的教友更少。教会中的主力几乎没有中青年。
来自北白象镇印社村的刚领洗教友冯莲珍女士则表示说:我的女儿去年领了洗,我希望我们俩在信仰中彼此扶持,我也愿意把美好的信仰分享给他人,向别人介绍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