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也当引以为戒,常常反省、检查自己的信仰生活和心灵状态,是否将最终目标锁定在现世的福祉、顺畅、名利、快乐上呢?是否只追求自我精神的圆满或天堂的福乐呢?
她在微博中分享隐修院生活及回答关注者的信仰问题。 就连教宗本笃十六世也于六月利用iPad平板电脑发微博信息。他用自己正式的拉丁文名字签署首个信息,内容是「赞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信仰不该仅停留在情感和兴奋的层面,而必须进入我们的具体生活,必须实际地触及和引导我们的日常生活。 教宗谈的第二个反省问题是耶稣降世前后新旧约彼此之间密不可分的灵性关系。
据多项教会调查显示,教友对圣事(信仰生活的核心)的参与程度已因这些态度而减弱;他们离开教会的主因,是「对专横跋扈的神父和修会会士感到失望」。
对于那些不满自己的司铎生活而感到忧伤的神父,教宗说:你们要做身上带有羊味道的牧人,做置于羊群中的牧人,做渔人的渔夫。
教宗然后勉励信徒反省自己是否让圣母的信德光照我们?或者我们认为她很遥远,与我们的差异甚大?在艰难、考验和黑暗的时刻,我们是否将她看作信赖天主的典范呢? 对教会而言,圣母为什么是爱德活生生的典范呢?
如果我们没有堕落过,我们就不需要忧愁,我们只需要神赐的喜乐,来开发我们的能力,可是在这个堕落的世界,我们就需要忧愁带领我们反省、痛悔、认识自己。所以忧愁常使我们思想得更深、更长久和更清醒。
他甚至呼吁基督信仰与人文主义再次联合起来,这样也能协助其它宗教间互相对话,来找出所有不同人民和睦生活的共同基点。维护生命和人的尊严,是教宗这第一年任期中的重要课题。
洛克菲勒在深深的愧疚中进行着痛苦的反省,认识到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感恩的心。洛克菲勒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金钱和快乐不能画等号。
根据耶稣的话,我愿意反省我们这一代的人讨论很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展的问题。今天,耶稣受感动的眼神同样不断地注视着各国人民。他注视他们,因为他知道天主的计划是召唤他们获得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