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我们心灵的是圣神,而不是我们的行为;圣神在我们内行动,改变我们的心!是祂引领教会,我们则应顺从祂何时何地随意施展的行动”。教宗解释道,基督徒团体的生活“在圣神内得以重生”。
教宗谈到三种语言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成熟:理智的语言、心灵的语言和双手的语言”。
司祭要恒常朝拜圣体,接受圣体的爱抚;他的圣言穿透我们的心灵,像强人射出的利箭,又像深入的钉子到达心灵的最深处。在祈祷中,铎职生活那丰盛的生命力才能找到归宿。尾声司祭应信守诚实、正直、自珍、自重、忘我。
虽然读经员用不同的语言在宣读圣言,但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心灵的耳朵,在圣神的感动中,好像能明白此时此刻的含义何在。不是都懂,但是仿佛懂得每个环节的含义何在。也许包括教宗在此时此刻,缓慢的讲道内容。
他还说:「人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若要获得心灵的平安和愉悦,就信吧;可是,若要追随真理,就要寻找。」相信与寻找像是互不相容。
众:阿门如有神父: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共融与你们同在众:也与你的心灵同在。二、献礼可奉献鲜花、献香、鲜果。为表示对已亡父母亲朋好友及先祖的怀念和敬意,然后开始祈祷。
同样根据传统,人的心灵境界是要靠修炼的,这些修炼方法大多在宗教传统得到保存,像禅宗、瑜伽,都是心灵修养途径。或许是时代使然,很多人被不当意识形态干扰,忘却了心灵的养护。
它包含一切的激情:思想的,心灵的,双手的,走出去的......方方面面,是整个人都参与到福传中,因此我们谈论福传的激情。我们已经在耶稣身上看到,祂是宣讲的榜样和大师。
3、主耶稣在人心的风雨中除了外在风雨,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内心的风雨”,也就我们心灵的不安、情绪的困扰、以及无名的烦恼……从灵修的角度而言,就是我们“信仰的黑夜”。
(玛9:12-13)他一方面宣讲使人得救的福音,一方面驱逐邪魔、治愈病人,释放心灵被束缚的人。他也告诉我们天主是爱,也要求人爱天主,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