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提及《生活的基督》(Christusvivit)宗座劝谕和《真理的喜乐》(VeritatisGaudium)宗座宪令中的内容,指出支持“走出去”的学校和大学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中有:“初传、宣讲”的经验
罗科斯见证说,他的妻子是东正教徒,他们的孩子上天主教学校,跟着他参加主日礼仪,并且领受了圣事。但是在孩子们17岁时,情况发生转变,他们远离了信仰生活。
在生活仿佛暂停的时刻,挚爱的死亡和失去社会模范的情况令我们深受打击,我们不能只讨论口罩的价格或是重启学校的日期。我们反倒必须把握时机,鼓起勇气讨论各种更适合引导市场和教育的条件。这听起来夸大其辞吗?
短文《一举两得》讲述了我1970年从学校毕业到参加工作,时隔30多年后在一次与同学大聚会时,从人群中找到李某某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上前拉住他的手说道:“老同学,你还记得吗?
圣安多尼堂候洗者林慧将于复活节与子女一同领洗,她说小女儿在学校慕道,读小学的大儿子则随她参加慕道团,与子女一起参与主日弥撒。她说,认识信仰,让子女「终身受用,日后面对困难也能向天父祈求」。
此外,为了强调这份通谕的重要性,印度的耶稣会士为学校重新启动了一项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的资源与行动建议。
我的二姐要去上学,她信仰的根不是很深,希望她去了学校以后,不忘事奉天主,好好祈祷,多进圣堂。二舅,二舅母他们的信仰根基也很浅,他们怀疑天主,主您能赐给他们勇气吗?
女儿:不过,爸爸跟妈妈信教也很可贵,初中时,爸爸把我从学校接出来,说是去陵园看爷爷,我们给爷爷念完经,爸爸跪在地上说:父亲啊,请原谅儿子,我信了天主教,不能给你烧纸敬供了,我也不会念经。
不仅数以百计的天主教学校如此,耶稣会也将他们的避静中心改为收容无症状感染者的中心。许多贫困家庭因此受惠,并且能在那里指望医护团队和志工来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古代的学校体系中,启蒙师是“一个负责把主人的孩子送到老师那里,然后再把他接回家的奴隶”。他必须保护学生免于危险,并予以监督。启蒙师的作用“相当于管教性的”,一旦孩子长大成人后,这个职责就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