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主教在弥撒讲道中为大家介绍了圣女小德兰的成长历程,希望教友们学习小德兰,谦卑自己,做一位蒙主喜悦的小孩子,同时祈求圣女小德兰在天主面前为温州教区转求,使福音在温州广扬。
当然你也要摘下自己的面具,别人才会真正地理解你。当有人偷了你的东西时,那是在告诉你:没有什么是永久属于你的。永远要珍惜你的所有,因为你不知道何时就会失去它。
有幸亲耳听了徐锦尧神父的讲道,他诙谐幽默的讲解风格,浅显易懂的比喻令人不能不对照自己重新审视———做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做的怎么样?事后,我专门找人又录了两盘磁带,有时间就听听,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
她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一生为主作了见证。在五十年代,由于社会政治原因她离开了教会。我很小的时候,只记得她和我爷爷一起生活。奶奶去世的早,七十多岁的爷爷就由二姑一直侍奉到去世。
她宁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给大娘送去一碗。那时她自己也是吃不饱啊。一次临过年时,老大娘拿来一双鞋求她帮助上,她本来有一大堆活忙不过来,但她二话没说,把自己的放下,先给人家干,再忙自己的,一夜没睡觉。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保禄的话“你们该怀有耶稣所怀有的心情: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如常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去年暑假办要理班期间,有位老教友对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那年,她家刚买了一辆自行车。有一个主日她骑着自行车去堂里参与弥撒,弥撒结束后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不见了。
有的追求起现代化的享乐;有的成了世俗恶风败俗的俘虏;有的竟为不良行为、不良风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早将自己的身份--基督徒,忘得净光,更忘记了我们教会前辈们为争取今天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即每个教友把福音向自己的子女传下去,使他们能始终保持好信仰。当时我想,这只是个权宜之计,在当时也只能如此。按当时教会公布的三百万教友人数,我想按人口自然增长率,半个世纪后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天主,而我为什么选择修道呢?揭开尘封的记忆心版,生命的画卷一幅幅历历在目:欢笑中不乏哀愁,痛苦的背后隐藏着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