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找,必找到(三十六)
2008-07-29

有一种“世俗的悲哀会带来死亡”。但是,当他回想起基督对他的爱时,伯多禄的泪水便化作“按照天主圣意而来的忧苦,能产生不再反悔的悔改,以至于得救”(格后7:10)。

教宗方济各2024年9月15日三钟经讲话
2024-09-19

然而,当耶稣开始谈论他要承受的痛苦和死亡时,同样还是伯多禄提出反对,耶稣强硬地责斥他说:“撒旦,退到我后面去——说他是撒旦——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33节)。

澳洲教会迎来首位菲律宾籍主教
2025-02-25

他说:“我们每个人身上所带有的死亡印记:罪孽、怀疑、沮丧、疲倦、恐惧在基督内变成了生命的印记:恩典、希望、信任、信仰、信心。在基督内,在他不畏死亡的爱里,奴役让位给友谊,负担让位给欢乐。”

教宗方济各2015年复活节文告,降福罗马城和全世界
2015-04-06

他在文告中强调:爱击败了仇恨,生命战胜了死亡,光明驱散了黑暗!教宗为世界各地的苦难者祈求和平,特别关切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及非洲某些地区的冲突。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复活节文告
2013-02-22

天使首先通报耶稣不在这里:天主子没有留在坟墓里,因为他不能做死亡的囚犯(参见宗2:24)而坟墓也不能留住生活者(默1:18),他是生命的根源本身。

教宗本笃十六世复活节文告全文
2006-04-17

天使首先通报耶稣“不在这里”:天主子没有留在坟墓里,因为他不能做死亡的囚犯(参见宗2,24)而坟墓也不能留住“生活者”(默1,18),他是生命的根源本身。

生命之爱
2003-10-13

否则,就会产生悲观、寂寞、空虚、无聊,畏惧,导致心理矛盾,既轻视人生又害怕死亡,忧心重重,以至走向黑暗,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加尔各答:德肋莎修女的爱德在她诞生百年后的影响力
2009-08-10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有一种称为死亡的文化,但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团体里,我看不到任何死亡的文化,相反,是对生命的完全尊重。德肋莎修女的生活见证在当今世界上的重要性是什么?

教宗在索非亚主持弥撒:天主的爱远超过各种限度
2019-05-06

然而,在目睹师傅死亡的事件后,尽管有人宣报耶稣已经复活,伯多禄还是愿意重操旧业,说我去打鱼。其他门徒回应道:我们也同你一起去(若廿一3)。

圣座教义部《无限尊严》声明:严重侵犯人性尊严列表出炉
2024-04-10

为此,文件谈及舒缓治疗的重要性,以及避免“各种坚持过度治疗或不成比例的介入”,重申“生命是权利,死亡则不是,应当接纳死亡,而非施加死亡”(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