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善心的撒玛黎雅人的爱德成了第一堂课,受苦人的面目成了基督的面容。
教宗在讲话中感谢志工做出同舟共济的具体见证,并强烈呼吁如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基金会等权责单位,面对有需要的人不能无动于衷,要为他们的需要负起责任。教宗承诺教会会与受苦者同在。
教宗从内心感到有必要来这里亲眼看看,听听,拥抱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和照顾弱小者的善心的撒玛黎雅人。 当天上午10:30,教宗在兰佩杜萨岛体育场举行了弥撒圣祭。规模很小的体育场挤满了一万多名信徒和难民。
因此,当我正在默想福音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和在伯达尼的玛尔大、玛利亚、拉匝禄时,上主召叫我构思一个计划。
我认为,使徒意识在梵二会议中肯定非常强烈,若望二十三世论及一个新的五旬节;保禄六世在梵二会议闭幕礼上也提出了一个远大前景,向全人类开放并予以救助的慈善撒玛黎雅人的前景。
教宗继续说,你们是医疗体系中的最後一英里,在这地理上的边缘地区,你们好似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通过那扇连接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门,即你们的圣门,前去会晤困境中的拉匝禄。
司铎不是一个精神会计师,而是一个良善的撒玛黎雅人,去寻找有需要的人。司铎是羊群的牧人,而非监察员。他履行使命不只是尽50%或60%的气力,却全然奉献自己。他若寻找就会找到,他找到是因为他冒了风险。
教宗勉励说,我们要致力於改变社会-经济体系的游戏规则,而不仅仅做个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努力保持激发共融经济的活性成分,追求品质,而非数量。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就是如此把这慈悲的油敷在那个无人过问的不幸者的伤口上(参閲:路十34)。此外,慈善的听告解司铎也应是充满圣神的人,具有分辨能力的人。教宗感叹道:欠缺分辨能力对教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教宗向救援人员表示感激之情,因为他们今天再现了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教宗也向那些得救者表达关怀与鼓励,吁请他们继续成为希望的见证人,走融入的道路,尊重接纳国的文化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