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此引用与原文不符(见网络英语原文),他从来没有说过,“因此视中国为敌人”这句话,但是他的言论的确可以给人产生错误的理解:身为天主教徒理当与中国为敌。
这台感恩祭没有弥撒讲道,信友祷词则是以中文、德语、英语、阿拉伯语和意大利语诵念。弥撒礼成后,教宗方济各乘坐白色的敞篷车,绕场问候了参礼信众。(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整个通话时间将近4分钟,是用英语和在喀拉拉邦广泛使用的马拉雅拉姆语进行的。他们的对话中,有谈笑、降福和承诺互相代祷。在这以虚拟方式进行的问候中,科瓦卡德蒙席亲自为教宗和祖母当翻译。
妇女和儿童的声音通过电话传来,教宗微笑着挥手,开心地与孩子们打招呼,夹杂着意大利语、英语和西班牙语,并且划了十字圣号。副本堂神父告诉教宗:“他们都想要向您表达感谢,圣父教宗。
我是个退休教师,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练就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能力,现在我就利用这个能力来进行口头福传;我是教英语的,曾为多家英语报社撰稿,学会了如何写文章,如何在电脑上打字发邮件。
神父和杨老师用英语进行了礼节性的问候和交流,之后,他们再翻译成汉语和意大利语讲给双方教友们听,这时一个奇妙的事出现了,一位当地的女孩竟然和我们讲起了普通话,原来她是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汉语的大学生,女孩说
每次见到您,您常问:您还学英语吗?不学了,学了也没用!,我故意说反话气您,您却温和地说:好好学,千万别扔了。并且把英语资料、信件留着让我看。可以看出,您有大智慧、大海量,特别善解人意!
记得1993年11月,刚到美国北部学习英语,气候开始变冷,神父亲自领我到大超市为我买手套、外套、袜子等过冬的衣物,亲自陪伴我们适应美国的生活,像父亲一样鼓励我们克服一切困难。
他说:「这通电话是在晚上八点多,教宗用完晚餐后拨打的,而且显然以英语夹杂着西班牙语交谈。圣父渴望向这个受悲痛折磨的家庭表达他的关怀。
当天弥撒的主祭是非洲英语部门主任萨马素摩(PaulSamasumo)神父。他在讲道中指出,「在非洲,一个婴孩的诞生是盛大的庆典」,正如耶稣圣婴的到来。他继续说:「耶稣的诞生为我们大家是一份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