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又流泪,低头不张扬。饥寒常牵挂,患病最心慌。委屈对娘诉,难处爹来扛。望子成飞龙,盼女变凤凰。家中做栋梁,再痛不开腔。岁月如穿梭,二老染白霜。心力已憔悴,从未求索偿。年高无他求,仍盼子女壮。
如果我们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爱会让我们坚强;如果生活有时会让我们流泪,那么爱可以让笑意重回到脸上;如果前方是绝路,那么爱可能在转弯处等我们,为我们重新铺就另一条希望之路……所以,如果有一天我只能有一个愿望
我流泪了,我感恩这份祈祷和祝福,激励着我战胜自己,跨越每个坎坎坷坷……病床上的您,只能斜俯下身接我的电话,您要我为您祈祷,求一份勇气能忍耐病苦……我记得当时的我哭了。
实际上,耶稣不是道德说教者,祂把流泪和微笑的人,把在肉体上痛苦与喜乐的人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法律。
我看见、停下来、触摸、擦乾眼泪,我知道这不能改变世界,不能改变罪恶的体制,但我宣扬了一种理念:饥饿并非不可征服;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擦拭他人的流泪;我不能让有需要的人自生自灭;同甘共苦是人类最基本的形态。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复活拉匝禄的奇迹,耶稣因祂这位朋友的死亡而流泪(若十一1-45)。然而,在痛苦奥迹中,耶稣没有被悲观主义所禁锢。
我虽很不理解他们慨叹的意思,但我已经为我失去了妈妈而悲哀了,小小年纪,当一人独处时会凄然流泪。后来我大了,见到人家有妈妈可叫,可我顾影自怜,不由得想起我已经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孤儿了。
在礼仪中,两位修女的妈妈一直在流泪,沈妈妈说:这虽是不舍的泪,也是开心的泪,女儿献给天主,感到很光荣。
四奶讲得很动情,以至于到了后来,讲到耶稣被害而死的时候,她的眼里都流泪了。也许是受四奶的感染,也许这个故事实在太感人,母亲和我们三个也流下了眼泪。
当我还没有正式接受洗礼,第一次走进六合村的教堂时,那庄严神圣的气氛震撼了我,当我站在耶稣圣心像前时,我不由得流泪了,那一刻,注定了我要跟随他……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