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兰条约》的重要性在于,不仅解决了滞留半个世纪之久的“罗马问题”,宣告了梵蒂冈城国的正式成立,更重要的在于,它为后来梵蒂冈同世界诸多世俗国家签订政教分离协议提供了一个范本,并据此完成了罗马教宗从政治
最后,刘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总结:教会与政府的关系和天主教会社会角色;教会慈善救助服务与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东亚社会历史处境与政教关系独特地位;国家、市场、社区关系与结构性现代化;教会社会服务模式转变与世俗专业职业
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撒责尔铎德”,简称“铎德”,后来用儒家关于“施政教时振木铎以聚众”的说法,改为“司铎”。司铎的使命就是“宣布教化、往训万民,传扬救恩的喜讯。”每一位司铎,都要成为基督。
值得学术界和政教各界的重视、研究和参与。公益慈善是人类的共同美德,公益慈善没有国界,公益慈善不区分信仰。因此,我们呼唤开放、接纳、合作。他又提出了“非物质性捐献”及其公益概念。
我们在寻觅伴侣中,有的相亲相爱,有的在相互交往中产生分歧、猜疑,有的成为一家人后,又因种种原因分离。人们会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结局没有向当初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拉瓦西枢机首先谈到圣座在威尼斯双年展设馆的目的说: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对话在上世纪中断,这种分离状态并不常出自双方的意愿。现在,圣座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就是实际有效地重建这一中断了的对话。
答:因为我察觉到有一个意识不断增强,就是我们不能再心满意足地容忍彼此分离的生活。这个事实让我有无比的信心。
他们曾是同窗,一起生活到上个世纪39年左右为止;他们分离后,睽违26年才在罗马偶然重逢。这究竟真是偶然,或是天主安排这次重逢呢?
教宗说,爱能打破阻隔和分离我们的铁链,爱能够建立桥梁,爱准许我们建立一个大家庭,我们在那里都能感受到是一家人。爱使人懂得同情和看重尊严。
他的继任者艾乐思修士12月30日在马德里博览中心的开幕式中强调,我们要在使我们分离的地方编织人际网络和搭建桥梁。我们生活在一个恐惧被放大和边界被封锁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