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犹太人,包括法利塞人(尼苛德摩)、撒杜塞人(询问复活之事)等不同的阶层和党派。对于外邦人,包括撒玛黎雅人、希腊人等。
耶稣所宣讲的斋戒、祈祷和施舍(参阅:玛六1~18),是我们悔改的条件和表达方式。
这是教宗方济各7月10日在主日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反思当天福音(路十25-37)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形象时所强调的。
在温州龙港堂区,有一位有着龙港的德肋撒美誉的姐妹——王路济亚,一直以来以印度德肋撒修女为榜样,无私奉献,默默塑造着天主好儿女的形象。
你既是个犹太人,怎会向我一个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我以轻蔑的质问之言,回绝了他的渴;你个犹太佬,我凭什么要将甘凉的泉水递给你喝。
这帮助我们明确另一个认识,它同样至关重要,即凭着使徒热忱,教会宣讲的不是自己,而是一项恩宠、一份恩典,圣神正是天主的恩赐,如同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所说的那样(参阅:若四10)。”
(梵蒂冈电台讯)德肋撒修女“在天主面前是我们强有力的律师,我们面对所发生的事件和周围的环境,不该丧失勇气。”
耶稣对他刚去世的朋友拉匝禄的妹妹玛尔大说:“我就是复活。谁相信我,纵然死了,仍然活着。凡在世相信我的人永远不会死亡”(若11:25-26)。
葡萄牙法蒂玛朝圣地(ANSA)路济亚(LuciadosSantos)修女成了可敬者,她是法蒂玛三牧童之一。
刚宣发永愿的包宝珠修女(图中红衣者)与其他玛利诺修女一起切蛋糕庆祝。 天亚社玛利诺女修会十月廿七日在香港庆祝修会创立一百周年,并纪念修会在这首个海外传教点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