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1943年被伪军抓到吕公堡当差,在这期间,地下党员张树楷给他讲了一些革命道理,让他当联络员。
1942年,抗日战争吃紧,教宗比约十二世为鼓励我国教友依赖圣母而特封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为“乙级圣殿”,与法国路德圣母大殿同衔。这是圣座在远东首次赐封的圣殿。佘山天主堂成为远东第一圣殿。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26日上午参访亚德瓦谢姆犹太人遭屠杀纪念馆,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遇害的6百万犹太人表达敬意。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和总理内坦尼亚胡陪同教宗前来访问。
在北马其顿,将在德肋撒修女纪念馆举行关怀穷人以及促进和平的跨宗教会晤。教宗将在保加利亚下榻圣座大使馆,那里显然有龙卡利教宗担任宗座代表时的许多记忆。
研讨会后组织全体参训人员赴孝感市大悟县参观中原突围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1937年8月5日,天主教中华全国公教进行会总会长陆伯鸿教友,鉴于华北发生战事(抗日战争),遂与上海各慈善团体联合会及中国红十字会筹办收容所,得到当时的法租界内大医院及大学(广慈医院和震旦大学,今上海瑞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
行刑室现在已辟为纪念馆。与奥斯威辛集中营不同的是,这里关押的是反对希特勒的德国人。1944年6月9日,一名叫莱登的修女,告别了柏林的春天,被纳粹组织的人民法庭送上了行刑室的断头台。
陆神父一九一三年出生,三零年进入耶稣会,他在中国的传教生涯由四一年开始,却因抗日战争而中断,到四五年战争结束后恢复。当中共掌权后,他曾短暂入狱,然后被驱逐出境,五一年到达澳门。
此时,正值抗日战争,他前往北京方济堂(什刹海)进修一年后又返回山西大修院任教直至解放。 文革中,他历尽艰难为主作证。
抗日战争中,《益世报》成为反日爱国的舆论先锋。《益世报》、《大公报》与《申报》《民国日报》一起成为民国时代的中国四大报纸。雷鸣远神父对天津的新闻事业作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