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意大利宗教新闻服务社报导,议程上的几个问题包括:中东当前局势的反思:阿拉伯之春,巴勒斯坦国要求加入联合国,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暴力事件。会议主席是耶路撒冷拉丁礼仪宗主教塔瓦尔。
双方在会谈中就持续困扰中东的政治和社会局势交换了意见,祝愿尽早恢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谈判,好能为两个民族合理的期望达成协议。会谈中也提到耶路撒冷城的重大问题。
卡恰总主教赞扬约旦在接纳逃离冲突的难民中发挥的作用,比如在巴勒斯坦、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冲突。
他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的事”悲痛。教宗“再次呼吁释放人质”,并“强烈”要求“不能让儿童、病患、年长者、妇女,以及所有平民成为冲突的受害者”。
《三钟经》呼吁恰好当天中午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教宗念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再次吁请促使武器噤声。近日在加沙地带的医院和希腊东正教圣堂遭遇恐怖袭击,教宗为此深表沉痛,并要求继续放行人道救援物资,释放人质。
宗教间委员会的诞生是继续宗教领导人在2002年签署的结束在圣地的仇恨,建设罗森经师所称的“巴勒斯坦重要的心理和精神联系”的共同义务。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6月29日已经对以色列一名士兵遭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组织绑架,导致以色列向巴勒斯坦发动军事攻击的行动表示担忧。
教宗本笃停在一个牌匾,纪念巴勒斯坦恐怖分子1982年10月9日的轰炸,几十人在犹太会堂祈祷后出来受伤,其中两岁的犹太儿童斯德望·泰哲(StefanoTache)死亡。
亚巴郎骨骸埋在耶路撒冷,信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人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的观光旅游部都在尽力欢迎来圣地朝圣的人们。从2012年初迄今为止,在以色列有330万游客和朝圣者,其中60%的人是基督徒。2011年有百万朝圣者前往伯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