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赴欧洲朝圣分享
2016-07-04

所有的依赖都归附于信仰,生活上的困顿寄托于精神上的富有,没有了信仰,生活也就失去了重要的意识支撑!北京牛坊:周凤奇参加这次欧洲朝圣对我来说真的很来之不易,心里一直有太多的辛酸和感恩,但又说不出口。

中元节,天主教徒可以为祖先祈祷吗?
2024-08-16

因此在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这可以说是印度佛教以报恩思想对中国儒家孝道观的本土化回应,并为日后佛教的中国化塑形奠定了基础。

梦在,一定能绽放!
2014-06-20

不仅没有损失,还会让您在现世有一个寄托;如果你不领洗,万一将来要是有天主,那就惨了,所以领洗是一个拣大便宜的事。听后,这人不长时间便接受了洗礼。

罗马:教宗方济各敦促世界不要害怕中国的崛起 (全文 更新版)
2016-08-19

他提到了欧洲现在已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贫瘠的老祖母,因此她需要新的动力,为她的人民带来信心和机会;要重新回归她的母亲角色,以照顾好每个男人,每个女人,保护好地球,成为全人类感情寄托的欧洲母亲。

特稿:追思已亡乃教会圣训,祭奠先祖谓华夏传统
2013-10-31

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佛在中国
2017-06-02

在这跌宕起伏的社会中人们很容易失去灵魂的寄托,这正好给了我们提供了一个传播福音的上好的市场。

基督信仰与祖先崇拜的冲突
2014-04-25

"一旦这样,祖先便从神龛上走下来了,变成了无所寄托的"纪念",祖先崇拜的宗教意义也就荡然无存。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 —— 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5-21

2、教会今后工作的方向  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失衡,他们在寻求一种精神慰藉和心灵上的寄托,他们在寻找一种安全感,也就是说他们在寻找“救恩”,这种内心的渴求引发了民间宗教的盛行。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战斗争论析
2014-11-04

上述这些法会由于同抗日救亡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因而不仅具有追念亡人寄托哀思的作用,而且产生了激励生者努力抗战的效果,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

特稿:美好生命诚可贵,基督信仰伴我行
2013-10-28

总之,宗教信仰是我们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与坚定信念,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向往、景仰、追求,投身和奉献,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是我们对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