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虽信赖天主,但不过分。当天的福音叙述耶稣讲的一个比喻,有一个人设了盛宴,但被请的人找出各种借口不来参加(路十四15-24)。教宗的弥撒讲道以这个比喻为起点,发挥了他的思想。
为此,我愿意对我的密切合作者们以及每日忠诚、以奉献精神默默地协助我履行职务的所有人,再次表达我的信赖和鼓励。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后书的颂谢辞为默想内容。
接着谈到耶稣的形象,指出基督是靠得住的见证人,因此信赖耶稣就是参与祂看待世界的方式。教宗也谈到信仰并非私人的事,它是由聆听产生的,所以必须宣讲出去。
我们以教宗方济各作为四旬期的神师,跟随他的思路,列出八个拜苦路的原因:1.拜苦路让我们将自己的信赖寄托在他内基督的十字架蕴藏着天主所有的爱,在那里我们找到了他无限的仁慈。
第一种态度是“信赖”。保禄宣讲,几个哲学家称他为“饶舌多言的人”(宗十七18),让他受到冷遇,把他当作不速之客。总之,这并不是保禄的“凯旋时刻”。
即使日复一日之后,玛珊利纳和亚勿拉都认出那是痛苦圣母的形象,但最突出的是圣母的临在,给予安慰、鼓励和信赖。当童贞圣母要求玛珊利纳跪着走过一片干燥的栗壳、荆棘和尖石的地面时,这样做并不是让她受苦。
我们所要做的,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向上攀爬,而是承认自己的“一无所有”,像个孩子般,全然信赖地投入天父的怀抱,让祂的爱将我们提升。这彻底颠覆了靠功绩成圣的观念,将福音的核心——恩宠与信赖——重新置于中心。
他继续说道:在特殊的年代里,他们没有放弃信仰,依然信赖天主,他们这种感恩的心,这样坚定的信仰也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好榜样。
一路上欢歌笑语,大家都怀着信赖、感恩的心前往目的地。每到一个地方,神父带领大家祈祷、唱圣歌;听取当地教会人员的分享与见证。
他还说:“我们知道,和平不仅是没有战争而已,和平也是归还每个民族尊严,重建民族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关系,并尊重别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