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据亚洲新闻讯教宗本笃十六世著作《纳匝肋的耶稣》俄文版,于十二月二号,在莫斯科圣神图书馆文化中心举行发行仪式。首次发行量达两万册。
网上流传多张相片,显示北苏门答腊一名嘉布遣会修生身上出现类似耶稣在十字架受苦刑时造成的伤口。消息一出后,他随即在印尼成为网上备受热议的人物。
教宗本笃十六世已经完成了«纳匝肋人耶稣»第三集的写作,书中内容是根据记述耶稣童年生活的福音作出的默想。
圣女婴孩耶稣德肋撒是加尔默罗圣衣会的一位年轻修女。从外表上看来,她和千千万万其他修士修女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对这位圣女的敬礼,风起云涌,普遍流传,确是近代圣教史上少见的奇迹。
德肋撒修女生平:德肋撒修女1910年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诞生,父母是阿尔巴尼亚人,原名依搦斯·龚霞·博雅舒。19岁进入洛雷托女修会,不久被派往印度的山城大吉岭。
梵蒂冈电台/信德网讯在真福德肋撒姆姆逝世15周年,我们把焦点重聚在加尔各答的德肋撒姆姆,一位世界闻名充满爱的宗教人物。
三、督导及管理1、本教区主教所派的本堂司铎,即为本善会之监督司铎。2、本善会设堂区总会长一名,堂口正、副会长各一名。会长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
梵蒂冈新闻室于5月10日发表公告说,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集已撰写完毕,并在几天前交给出版社出版。公告解释说,第二集《纳匝肋人耶稣》论述的是耶稣的苦难和复活,是第一本的延续。
德肋撒修女在印度创办的仁爱修女会传教会最近想为德肋撒修女的名字申请专利,以免不法商人使用她的名字作招牌,趁机图利。
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