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修会生活,祥和中藏着斗争,平淡中孕着真理,真觉得有许多该讲的故事。即在诸多平凡中,确实给了我不平凡的感受——人生原来满载着失意和缺陷。
可是在和某某同学有了联系后,很自然地就关心起他来,很自然地就问起了他的情况。人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连生活都是。好没由来地,总让人徒生一些感慨,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这位外邦女子,给我们每个基督徒上了信仰生活的重要一课:人生需要希望,恒久的希望。望德的基础,建筑在生活的天主和他的盟约诺言上。
儿时的我,以为神父的生活充满着超凡脱俗的神秘,交织着充实丰富的社交往来,因而做神父的梦想,时时闪现。
当我们真正把自己奉献给基督完全投身于教会的服务中时,我们才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走在圣召的路上,需要不断地牺牲自我,并在牺牲自我中去实现自我。
马方济老师一生未婚,与89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现担任北京西直门教堂慕道班的班主任老师,他除了照顾母亲就是服务慕道班事宜。为他来说,活着就奉献,服务就是职责。
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更需要一个终极目标。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所谓从属性的目的和目标,需要我们一项一项地去实现。
什么是基督的生活?
我听后内心为之一动,因为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有机会为那些身体和心理上受到麻风创伤的人们服务!我曾两次申请去湖北汉川麻风病院服务,当时的会长修女没有同意,说我们这边离不开。
不需要的东西一点一点舍去,将生活单纯化,使旅行充满光明而不是隐晦。人生是一部由喜怒哀乐,成败得失,酸甜苦辣组成的交响曲,唯有自己依靠仁慈上主的助佑去面对生活,方能使其变得悦耳、抒情、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