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28日,活泉中心举办的电影灵修工作坊。电影是当代的媒体,与生活极为贴近。看电影是默观的行动,是相遇,心灵深处与默观的对象相遇,会形塑我们的生命。
“德容诗集”《智慧树》蕴涵了她生活、信仰体悟的结晶,闪烁着生命的智慧。她写的诗很有些宗教的味道。而宗教与文学并不相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些相通之处。
然而,要在“得到与舍弃”、“天国与财富”、以及“永生与长生”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更需要智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充满智慧,许多时候,我们也常常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人。
6月1日儿童节到来前夕,笔者根据调查走访,借鉴成功家庭的经验,有几句心里话想对教会中为人父母者说说。首先,父母要转变对孩子的成才观念。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并无错误。
可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未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
我渴望智慧,天主却给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财富,天主却给体力和头脑,让我工作。我渴望勇气,天主却给我危险,让我克服。我渴望忍耐,天主却改变环境,让我被迫等待。
我们常説人世间最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儿女的爱! 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常常会得到父母伟大、无私和真诚的爱。
2015年7月28日-30日,由沧州教区露德庄敬老院主办,在露德庄避静院举办第一期心灵舒缓工作坊,有30多位60-70岁的老人参加,通过学习心灵舒缓,老人们得到适当的调理,使他们有勇气和有信心面对生活的困境
这与基督文化中谦卑的智慧对比角度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人,虽然说是万物之灵,富有智慧,但是,人即使得天独厚,还是平凡,依然渺小。世界万物,一切生命,圆容和谐有序的存在。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十一月十四至十九日,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邀请亚洲主教团协会负责青年牧民工作的神长教友来港主持相关培育活动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