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印度独立五十五周年,一份在全国发行的英语杂志《瞭望》作了一项调查,选出德兰修女是自国家独立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但在最近看了不少德兰修女自己写的文章,及别人写的德兰修女传记,以及对仁爱传教修女会中义工的描述,才知道爱,直到受伤这句话的出处,也真正了解到,为何必须爱到受伤。主耶稣说:要让我们彼此相爱。
「德兰修女教我在病人中去寻找最穷的穷人。」他的书《依赖-一种灵修悖论》已经推出市面。孟买(亚洲新闻)-若瑟.佩雷拉神父(JoePereira)说道,与德兰修女的会面「推动我为毒品上瘾者服务」。
英国广播公司已同意即将在印度举行的德兰修女电影节中,放映1969年拍摄的德兰修女纪录片。
也许南社教会喜年蒙受的恩宠之一便是,收获一个起步的,成长的,朝气蓬勃的德兰爱心团。起初也许是她们几个人的想法,却成为喜年的祝福。半年时间,她们由十几个人发展到一百多人的服务型团队。
德兰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探望病人 印度天主教锡罗马拉巴尔教会发言人保禄·特莱克(PaulThelekat)神父昨天(5月18日)表示,真福德兰修女将于2016年9月获册封为圣人。
本报讯(伟平)10月1日是浙江杭州教区长安圣女小德兰堂的本堂瞻礼,本堂吴建新神父和上海教区艾祖璋副主教分别主持了隆重的庆典弥撒,来自杭州、嘉兴、上海徐家汇等地的400多名教友参礼。
鉴于以上的讨论分享,笔者作为德兰会的一名修女,首先愿意分享德兰会对自己修会神恩不断的认识和体验。其次,我愿意反思德兰会在一路跟随基督的22年里,如何培育她的女儿们。
《德兰修女·在爱中行走》,这本由中国本土作家写作的第一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兰修女的传记文学作品,刚刚出版就受到有关专家和读者的广泛好评。
来自印度卡拉拉邦的玛利亚修女向《亚洲新闻通讯社》说,她在德里麻风中心工作八年,“德兰修女的精神活于中心每人身上,麻风疾令他们外表难看,但这里没有人对他们厌恶。”“耶稣是给我们力量和恩惠来照顾他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