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重新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来,中国基督教也呈现迅速增长的状态,由此也引起社会、学界等人士的关注。到底基督教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到底基督教是洋教这样的概念是否正确?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创立的「相遇学校」9月3日在梵蒂冈召开记者会,介绍连结全世界学校的数码平台,藉此平台推动相遇及和平。相遇学校也是9月1日为和平的跨宗教足球赛的主办单位。
伊拉克教育部宣布将在首都巴格达和尼尼微、基尔库克等地的一百五十二所学校中推广古叙利亚和基督宗教试点教育课程。从而维护和承传本土基督信仰团体的母语教育,弥补近年来基督徒大量移民造成的相关方面的严重缺失。
(梵蒂冈电台讯)由世界基督教协会(WCC)和普世改革宗教会联盟(WCRC)组成的国际大公代表团,应朝鲜基督教联盟(KCF)之邀,5月3日至7日访问了该国首都平壤。
一、基督教在中国的现状与问题1、现状基督教在中国的现状本身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在此不是对基督教在中国现状面面俱到的全景式描述,而是试图强调基督教现状中最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人数迅猛增加。
中国教会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通过扩建教堂或增加聚会场次应对城市中急骤增长的信徒人数;通过开办各类培训课程和增加社工、心理辅导等专业人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二是通过不同方式加强了对城镇中新兴起的三类人群的牧养;三是为巩固基督教在农村的阵地
摘要:如果说,基督教的中国化是指基督教的中国版本与标准版本之间的差异性,那么,基督教的中国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二、影响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因素1、外部因素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之所以存在如此众多的问题,从外部来看,主要有以下诸方面的原因:政治因素。基督教在中国一贯被官方视为政治问题而不是单纯的个人信仰问题。
当人问起基督教与天主教有什么不同时,他们便答复说:“基督教拜上帝、拜基督,天主教拜玛利亚,天主教是玛利亚教。”
历届中国政府从来不支持、不鼓励基督教,但也不禁止基督教。中国宪法允许信仰自由,基督教是中国人公认的正规宗教,但加入基督教组织、参加基督教活动,却总有那么一点让人不踏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