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我作现场的评判,我肯定会觉得难以取舍。马来西亚的华人环境很特殊,华人教会尤为独特。
这样的服务不以人类现世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为目标,因为这些需要都只属于现实短暂的生命,而是以超性生命的得救为取舍的标准,这样的得救只有在天国里才实现”。
教宗指出,这段福音章节呈现出一个日复一日的人性抉择:在耶稣复活的喜乐与希望,以及对坟墓的眷恋之间作取舍。
选择用生命的可贵作代价,用一生的时间去取舍,浓缩于这产生永恒的瞬间,伏身于地时首先无愧于心。无须口号,口号与选择无关,信誓旦旦的背后往往会质变为人性邪恶的遮羞布。
关于《血地》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取舍与把握,未能到会的本书历史顾问熊宗仁在书面发言中指出:《血地》作者对教案发生的复杂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必然原因揭示较为充分,而对教案发生的直接的偶然导因却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的空间
至于取舍工作的标准则有以下三项:(1)具有影响力的,(2回应社会的需要,(3)行之有确实而丰富的成果的。今天耶稣会士选择使徒工作就是秉持这样的灵修基础。
人类得学会放下,也是清理,唯懂得取舍,才能辞旧迎新,不断创造奇迹。清理是美的,是浴火后的重生,是破茧后的成蝶。人生离不开清理,需要我们日日清,月月理,舍小利求大义。
我们都选择自己所想要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也都有所取舍。
不是我们个人崇拜,而是从你身上,我们感觉到了基督的临在,什么是真正的爱;不是我们舍不得,而是你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期盼,你说到做到,没有食言,让我们感知到了天主对我们个人的恩宠,做到了让我们懂得了,得失的取舍和淡然
假如能学会取舍,学会轻装上阵,学会善待自己,学会释放自己,人还会被生活压趴下吗?一位叫耶克·米的哲人说:不要感叹自己缺少什么,能够放下自己手里拥有的东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